“不只是春申君、李园等熊悍一脉的人想要昌平君死,就连楚王也要他死啊!”荀子无奈的摇了摇头。
在儒家推行的嫡长子继承制的宗法下,最应该做的就是将昌文君接回楚国,立为太子,而不是让昌文君继续在秦国呆着,为质。
“迁都寿春之后,春申君门客李园将自己的妹妹送入宫中,怀胎十月,诞下王子,熊悍。”
“最近这些年,在春申君和李园的扶持下,楚王有意封李环为王后,熊悍为太子。”
按理说昌平君是楚王在秦为质时所生,而且还是与秦国公主,秦昭襄王之女所生,地位血脉都纯正尊崇无比,是太子的最佳人选。
这样似乎就解释得通了,有人不想让昌平君活,所以故意设了这么一个局,只要华阳太后死,还跟昌平君有关,那么昌平君不但失去了自己的保护伞,还要承受来自嬴政的怒火。
“楚系为什么要害华阳太后?”言晏还是忍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了。
没错,现在的昌平君在秦国其实还有一重身份就是质子。
一个父亲居然想要害死自己的孩子,还是一个自己跑路了,然后丢下的孩子。
不说弥补亏欠,哪怕只是一点关心也是一个父亲才该有的样子吧?
虎毒尚不食子,楚王这是要做什么?
“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在楚国,流传着昌平君要卖楚国的流言,说昌文君贪恋秦国的权势,又是秦人养大的,身上还流有秦人的血,一旦让昌平君成了太子,将来继承楚王之位,就会直接把祖宗基业卖给秦国。”
“尤其是在吕不韦罢相后,昌平君更是成了秦国的相国,这就让楚王更加相信流言了,所以才会着急想要立年幼的熊悍为太子。”
荀子继续说着楚国的秘辛。
“那也用不着害死自己的长子吧?”言晏还是无法理解楚王的脑回路。
“身为长公子,不为楚国出力,却给大秦出力,这就有了取死之道!”荀子平静的说着,然后补充道,“这话就是楚王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