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卫辖长城以北、西拉木伦河以南的广大地域, 左为七老图山, 右为努鲁虎儿山, 北有老哈河穿境而过,土地肥沃, 水草丰美,素有塞外江南之称。 大宁卫的地理位置亦非常重要。 北通科尔泌草原, 东通营州卫, 东南通三万卫, 正南通喜峰口 西南通古北口, 是拱卫北平的重镇。 然而这样一座军事重镇,却命运多舛。 朱棣靖难, 绑了朱权, 夺了大宁卫的兵权, 而且还一把火烧物将大宁卫烧得精光。 后又将大宁卫内迁到了保定。 大宁卫与开平卫、兴和卫互为一体, 大宁卫既弃,开平、兴和自然守不住了, 于是北方门户洞开。 土木堡之变,朱祁镇被擒,瓦剌人兵临北京城下,朱棣种下的恶因终究结出了恶果。 阿扎失里、海撒答奚、脱鲁忽察儿打了一个天大的胜仗,缴获了战马三千匹,铠甲、马鞍、弓弩、马刀不计其数,喜滋滋归来。 蓝玉摆下酒宴,犒赏三军,草原上锣鼓喧天,载歌载舞。 众人喝得酩酊大醉,只有朱允熥还保持着清醒。 他看着这些战利品,心中却高兴不起来。 这一次大胜,多少有点侥幸的成分,下次却不一定会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他深知蒙古人的尿性,记吃不记打,就像狗皮膏药一样,好不容易揭掉,过不了多久就又贴上来了。 要想彻底搞残搞死蒙古鞑子,不走出一条全新的路,终究是不行的 营帐之中,松明烧得正亮,照着蓝玉苍老憔悴的面容。 "舅姥爷,我想好了,你还是跟我回南京吧。" 这是朱允熥深思了一夜作出的决定,塞北苦寒,以蓝玉的身体,扔在这儿肯定没命了。 蓝玉抬起头,问道:"你把我调走了,谁主持大宁。" "把平安从马剌加调回来。" "你怎么知道他靠得住?不怕他和燕王搞到一起吗?" 朱允熥笑道:"平安是很忠心的。" "你怎么平安忠心?他可是你爷爷的义子,从小就与和燕王交情深厚。" "那就把朱寿从吕宋调回来。" "朱寿没脑子,根本不是燕王对手。" "那就调曹震回来。" 蓝玉摇摇头,"曹震太莽了。只有孙恪文武全才,可以镇得住大宁的场子。" 朱允熥点点头,“也只好如此了。” 次日,朱允熥便下令将孙恪调离大琉球,命他前来大宁接替蓝玉。 同时,从大琉球带三万嫡系部队,以及九千匠户、军户、民户迁移到大宁来。 孙恪接到命令,不敢怠慢,在经过一番紧张的准备后,乘船抵达登州,然后往大宁而来。 永乐五年四月,孙恪率部抵达了大宁。 营帐中,朱允熥伏案疾书。 孙恪走进帐中,叫了一声:"殿下!" 朱允熥示意他坐下,"孙将军,孤准备呈请父皇,任命你为镇北大将军,驻守大宁,你有何方略?" 孙恪沉思良久,说道:"蒙古人十分难缠,居无定所,来去如风,深入大漠巢虏,也很难寻到一决胜负的机会,即使这一次打赢了,要不了多久,蒙古人也会卷土重来。 臣能想到的无非是屯田、练兵、修筑工事,严兵守境,使不得入寇,若其入寇,驱之而己,并与蒙古各部周旋,分化瓦解,扶弱攻强。" 朱允熥轻轻一笑,"你为什么将屯田放在第一位?" "大宁太偏远了,十万大军全指望从南边运粮,肯定不现实,所以首先得屯田。" 朱允熥问道:"阿鲁台和马哈木又不傻,明知道你屯了田就是准备打他,岂会坐视不理?倘若你粮食收获的季节,他纵兵来烧杀掳掠,你是收粮食,还是打仗?倘若被他一把火烧了,岂不是白忙活了一场?" 孙恪直挠头,"殿下说的是,臣一上都在苦思冥想,却想不出一个破解之道。" "你为什么不修一道城墙,将整个大宁围起来?" "这,要想将大宁囫囵围起来,少说也再修五六百里的城墙,这得耗费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再说蒙古人一定会捣乱的。我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修,却架不住他隔三岔五拆。" "修坚固一点,就不怕他拆了。" "长城修得那么坚固,蒙古人还不是破关而入?" 朱允熥递给他薄薄一张纸,笑道:"你看看这个。" 孙恪低声念道: "石灰石 一万斤 粘土 一千五百斤 铁粉 二百斤 粉成细末,高温煅烧,生料烧成熟料之后,冷却,加入石膏,磨成粉,以手捻之,细如麦粉,即为上好水泥……″ 孙恪疑惑地抬起头,"殿下,这个虽然细如麦粉,却终究不是麦粉,也不能吃啊!" 朱允熥万万没料到孙恪会有此一问,禁不住哈哈大笑,"谁让你吃了?这就不是能吃的东西!"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那这个东西是干什么用的?" "这是个很宝贝的东西,制服蒙古人,就靠它了。你吩咐人做去,等做出来了自然就明白了!" 孙恪虽然满心疑惑,但还是按照朱允熥的指示收集好了材料并派人制作。 十几天后,终于制作出了一千来斤水泥。 两个工匠将细砂、碎石子和一袋水泥搅拌均匀,再倒入水,搅拌得越来越粘稠,然后灌到两块木板中间。 众人屏住呼吸,不知道会有什么奇迹发生。随着时间的流逝,惊讶地发现,水泥慢慢地凝固。 朱允熥微笑着看着众人,"明天再来看吧。" 第二天一大早,工匠拆掉了木板,屹立在众人面前的是一堵厚厚的墙。 朱允熥命令道:"砸烂它!" 一个身强力壮的士兵举起一块沉重的石头,用力砸向水泥墙。石头撞击在水泥墙上,发出沉闷的响声,石头碎成了几块,水泥墙却仅仅留下了一个轻微的凹痕。 众人瞪大了眼睛,嘴巴张得大大的,发出一声声惊呼,"啊!怎么会这样?" 朱允熥静静地看着他们,眼中闪过一丝得意的微笑,"继续砸!" 十几个士兵手持铁锤,狠狠敲打,溅起星星点点的火花,水泥墙却依然岿然不动。 "用火炮轰!" 士兵们将火炮推了过来,对着水泥墙一阵猛轰。 炮弹砸在水泥墙上,发出惊天动地的巨响。 然而,当烟雾散去,众人惊奇地发现,只是表面被炸出了许多坑坑洼洼。 朱允熥满意地点点头,对孙恪说道: “有了此物,我们便可建造坚固的城堡,抵御蒙古人的侵扰。此外,还可用它来修建道路、桥梁,造福百姓。” 孙恪佩服不已,“殿下英明!此乃镇国神器,有了它,我军就如虎添翼了。”:()大明嫡皇孙,开局救活太子朱标
第98章 镇国神器(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