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明察暗访(1 / 1)

🎁美女直播

早在半个月前,王骥就上书弹劾朱桂十桩罪。 若不是真正的仗义死节之士,不会有这样的弥天大勇。 朱桂可不是一般的亲王,他的势力盘根错节。 朱椿、朱橞与他一母同胞。 朱棣、朱楹是他连襟。 徐辉祖是他大舅哥。 可谓尊贵至极。 朱标欣然召王骥到文华殿,开门见山说道: "鞑虏破关而入,深入大同二百里,烧杀掳掠,屯堡驻军,望风而逃,重镇边军,縻乱至此,朕很想知道这背后的缘由,你有何见解?" 王骥答道:"太祖高皇帝鼎定天下,鉴于北方空虚,设军屯卫所。 每军户授田五十亩,发给耕牛、农具。 五十亩地可产粮一百石,却只需交十二石子粒粮,并且还免两丁的徭役。 军户们忙时耕作,农闲时训练,战时作战。朝廷给军户的待遇极高,比务农好多了。 开中法国家免费发粮食和盐巴,一人参军,全家吃饱。 军器自备,战利品不用上交。 卫所粮食自给自足,多余的的还可以拿出去卖。 旗军驻守屯堡,每年还有五石四斗的口粮和十两八钱的军饷。 如果照着太祖定的办法来,边军的士气一定会很旺盛。 怎么会出现鞑虏一来就望风而逃的状况? 一定是军屯田被侵吞了,军户逃亡了,或者是军粮、军饷被克扣了。" 王骥对答如流,比那些一问三不知的官员强多了,朱标龙颜大悦。 "朕升你为山西行都司按察使,加都察院左都御史街、刑部侍部衔。前往大同,调查代王、谷王。" 由从七品直升从三品,这是直升七级,这是何等的荣宠? 王骥忙叩头谢恩,"陛下知遇之恩,惟粉身碎骨以报。" 朱标微笑着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朕已命兵部行文山西都指挥使司及布政使司,着其配合你行事。若有人胆敢阳奉阴违,阻挠清查,你可先斩后奏!” 王骥心中一震,他知道皇帝这是将一把尚方宝剑交给了自己,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 “臣领旨!”王骥再次叩头,眼神坚定。 数日后,王骥带着几个亲随,踏上了前往大同的征途。 一进入山西行都司,到处是衣衫褴褛的老人,瘦骨嶙峋的孩子,眼神饥饿而空洞。 尤其是军屯卫所管辖的地界,一派萧疏破败的景像,低矮的房屋,泥泞的道路,杂草丛生的田地。 他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彻查山西的屯田。 王骥一路匆匆赶路,这一天贪走了几里路,走到了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 正进退两难时,突有一个老军户骑着一匹老马,马背上驮着一袋粮食,从崎岖的山路上走过来。 王骥忙问道:"老哥,我是进京会友的秀才,前面有旅店吗?" 老军户打量了一番王骥等人,勒住缰绳,指着前方道:“往前再走三里地,有个村子,不过那里可没有旅店。” 王骥道:"能不能到你家借住一宿。" 他看了看天色,道,“也行,只要你不嫌弃。” 王骥求之不得,赶紧点头同意了。 跟着老军户来到他家,一间破旧的茅草屋,光线昏暗,一张缺了一条腿的床,一张黑得发亮的桌子,土灶上架着一口锈迹斑斑的锅,一只老母鸡啄着乱菜叶子。 老军户热情地招呼他们,尽管条件简陋,他还是尽力准备了一些食物。 晚饭后,王骥给了老军户二两碎银子。老军户大喜,闲聊起来。 王骥问道:“老哥,你没有家小吗?" 军户苦笑,"家小?谁瞎了眼嫁我们这样的破落军户?" 王骥:"这里的军户生活为何这般艰难,为何不逃走呢?” 老军户叹了口气,“能逃的都逃走了。再说,能逃到哪去?我们世代军户,离开了这里,便是流民,更无生路可言。” 王骥不禁皱眉,问道:"我有一事不明,想问问你,大同镇守城堡旗军,一年的军饷是五石四斗米外加十两八钱银,按理说不低了,为什么旗军过得这么贫困潦倒?" 老军户答道:"这都是账面上的军饷。但钱粮不会自动飞到士兵手中。 旗军驻守的墩台边堡,通常离本卫数十里路程。那么后方多久能送一次钱粮呢? 即使钱粮按时送到,也一定被克扣了。一石八斗本色米,即使再省着吃,顶多也只能吃四个月,剩下的八个月,吃什么?" 王骥问道:"不是还有十两八钱银吗?" 老军户讪笑:"果然是秀才,不食人间烟火。我且问你,边境荒无人烟,拿着银子找谁买粮食?就算买到粮食,又会多花多少银子?" 王骥问道:"那你说说看,有什么办法让旗军吃到足额足量的平价粮食。" 老军户说道:"现在是【军仓地管】,军户每年交十八石子粒粮给地方官仓,领月粮的时候,绕远路不说,还要求爷爷告奶奶,看胥吏脸色。 月粮虽说是你的月粮,可是不让你出出血,能让你安安生生领到手的?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你知道吗?交子粒粮的地方和领月粮的地方,常常相距百十里,甚至二三百里,往来的运费,甚至比粮食还贵。 军户们通常只能到交子粒粮的地方,高价买粮交纳,然后主动放弃领月粮,白白便宜那些王八蛋!" 王骥:"为什么不将交粮的地方和领粮的地方放在近处?" 军户大笑,"放得近了,军户们就不用花高价买粮食交子粒粮了,月粮也能领走了。岂不妨碍官老爷捞油水了。" 王骥听了,十分义愤,"他们就是存心故意的。那为什么不实行【军仓军管】?" 老军户冷笑道:"这就是一个人吃人的世道,被谁吃不是吃? 天下乌鸦一般黑,军老爷喝起兵血,比官老爷还要凶残。 从亲王、郡王到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再到千户、百户、总旗、小旗,雁过拨毛,最到军户手上,雁子肉早就变成了蚊子腿! 你既是山西人,难道没听说吗?" 王骥问道:"听说什么?" 老军户笑道:"一座代王府,半城大同府!代王爷最:()大明嫡皇孙,开局救活太子朱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