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生意好到爆炸(1 / 2)

极乐重生 与犀共鸣 4021 字 9个月前
🎁美女直播

陪着丫丫玩到下午。

姐夫中途请了个假。

陈学道带了简单的衣物,姐夫骑自行车送他去的火车站。

“学道你一个人到底行不行,不行的话姐夫请假陪你一块去。”

“真的不用啊姐夫,我都十九岁了,成年人了,我能搞定的!”

陈学道开始了自已的远行。

况且况且况且……

这时候火车的轮子跟轨道碰撞的声音还能听得见,无比怀念有空调的高铁。

又要蒸一波免费的桑娜,还是男女一起的。

赚了。

不然哪里能有免费男女一起的桑拿房啊!

从阳光县到长沙城有六百多公里,按照这个时代的火车速度得到明天中午了。

姐姐把他的钱放在了内衣的口袋里。

他抱着胳膊睡觉。

一路上听着啤酒饮料矿泉水的叫卖的声音,还有许多乘客各种聊天的声音。

迷迷糊糊的睡了醒,醒了睡就到了沙城。

走出火车站外。

“我到黄泥街,多少钱。”

陈学道对着拉三轮车的师傅问道。

“三块。”

“太贵了吧!”

有师傅上前道。

“小同志,你这也没啥行李,我两块拉你去。”

“行。”

“你是到我们黄泥街买书的吧。”

“对呀。”

“最近这两年好多外地人来我们这里买书。”

“哦,你给我讲讲你们这黄泥街的故事呗。”

来到了黄泥街。

两千年后,陈学道也曾到过黄泥街旅游,由于互联网的冲击,那时候这里的书市曾经的繁荣只是存着一些照片和老房子能证明。

已经听到导游讲解它曾辉煌的历史。

黄泥街本来在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初期只是有几个个体户的书店,这些了不起眼的书店里面卖着《红与黑》,以及一些最新的外国文学书籍,这些书不像是新出版的,但也绝不是旧书,这在当时不可思议!

因为一切刚复苏,是来不及出版新的的外国文学作品,但是小小的黄泥街书店里能看到!

有记者报道后,接着更多的书友来黄泥街寻书,然后更多的人来这里开书店了。

黄泥街的书店一天比一天多,各种书籍越来越丰富,有些书店老板跟顾客说想要什么都能调来。

这里开始没几年变成了一个二渠道的市场。

许多的书贩子来这里,到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这里开始诞生了书市大老板,他们握着砖头样子的大哥大站在街中央打电话,有催客户汇款的,有命令手下打工仔发货的,那些手提电话是刚刚诞生的手提电话,价值两万人民币!

九十年后,这个自发形成的黄泥街书市,成为了闻名全国的“二渠道”书市,一度位于四大书市之首。

他辉煌的一切,现在只是刚开始而已。

来到黄泥街道。

现在的黄泥街到了1987年已经是已经颇具了规模啊,陈学道看到了许多的书店,还看到了印刷厂,这里能成为书市,与那印刷厂也是很有关系的。

“小兄弟想看什么书,外国文学,现代诗,还是武侠,言情小说呀,我这里都有。”

“你们这的书都怎么卖?”

“如果卖几本的话,给你七八折的价格,如果量多价格再优惠,有批发价格的嘛。”

陈学道一边在看目前市场上的书,一边询问各个书店有关批发的价格。

目前市场上最好的卖得几类书陈学道也渐渐有了眉目了。

他把买自已书的群体定在青年人,这时候娱乐节目少,没有手机,工厂的年轻人可是最有经济的消费群体,他们现在最喜欢看的就是武侠,言情小说,还有封面是美女的杂志。

陈学道最终把自已的目标锁定在杂志上。

杂志没小说那么厚重,上百本小说挺沉重的,他感觉拿不动啊。

杂志薄很多的,一百本没小说叠起来五分之一高度,但是价格比小说还要贵,上面的彩色图片美女其实装得很正经,最前卫的比基尼在这年代却堪比小黄图的吸引力。

他在一家书店看到了更多的杂志。

这些杂志已经是吸引了许多散客们的购买。

陈学道挑选了十本自已满意的。

他把杂志拿到书店老板的跟前。

“十本的话,给你六折。”

“老板,我不是要这十本,我要这十种,每本来一百本,是不是你先前说的三折。”

“是的,没问题。”

老板很痛快地说道。

看来三折他都是有的赚的,真不知道他在哪个印刷厂是拿到怎样的低价啊。

按照杂志的定价每本是一块二,三折就是三毛六一本,陈学道买了一千本。

花了360元,本来家里给自已的钱没那么多,但是她姐姐和姐夫又给了自已一百块。

所以他现在才有这个钱买下这么多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