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细胞的持续分裂是维持生命的基础,当细胞停止分裂时,生命也就终结了。”
夏国中央电视二台的画面中,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人侃侃而谈。他换了换脚的位置,推了推下滑的眼镜,继续说道:“目前有证可考的,蓝星上最长寿的生命体是存活于美丽国科登研究所的一只格陵兰鲨鱼,它已经存活了近400年。去年科登研究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这条鲨鱼的细胞分裂次数达到了180次,而一个健康人类在生命终点时,细胞最多分裂56次,每2.4年分裂一次。”
“司博士,是否可以理解为人类细胞分裂的次数越多,生命就越长久?”中年男人对面坐着一个穿着职业套装的30多岁的女性,从精致的妆容和标准的大夏语可以看出,她是电视节目的主持人。
“可以这样理解。人类细胞每分裂一次就相当于一次新生,但细胞不可能无限分裂下去。在分裂过程中,细胞会不断老化,丧失活力后分裂就会停止。所以,目前公认的人类寿命极限是2.4乘以56,也就是134岁。”
司博士端起面前的一杯水,抿了一口后说道:“由于各种不健康的饮食、糟糕的空气、不良的水源等因素,会导致自身细胞分裂消耗的端粒加大,细胞活力达不到理论上限,也就达不到分裂上限。所以,大家所说的长命百岁在现阶段只是一个美好的祝愿。”
美女主持继续配合道:“那么司博士,目前的科技手段能否增加人类细胞的分裂次数,或者不断提高细胞活力呢?”
“这个我先不直接回答。”中年男人卖了个关子,接着说:“自然界中有两种生物,它们的细胞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老化或丧失活力的迹象,它们是灯塔水母和水螅。之前我提到过,维持人类细胞分裂的是端粒,每次分裂都会消耗端粒,当端粒完全消耗后,细胞分裂就无法继续。但神奇的是,这两种生物中有一种特殊的物质能够持续维持细胞分裂。”
“司博士,您的意思是灯塔水母和水螅能够拥有永久的寿命吗?!”
主持人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惊疑,让中年人更流畅地接过话头:“是的。虽然目前没有任何一家科研机构测出这两种生物的最长寿命,但绝大多数生物学家都认为它们是蓝星上唯二的永生物种!”
“五年前,美丽国首次发现了灯塔水母和水螅体内的这种物质,并将其命名为T1。这种物质的直径远远小于普通细胞,不到50纳米,从状态上看更像一种病毒,因此也被称为T1病毒。近年来,各个大国都陆续发现了T1,并都在研究它是否能取代人类端粒,从而使人类细胞保持活力并持续分裂。”
司博士说的有些激动起来,没等美女主持人捧哏自顾自的继续说下去。
“我相信,这种物质最终能用于人类身上,只是时间问题,就如当年我们祖先发现的牛痘、青霉素等,终将造福整个人类社会!!”
美女主持恰到好处地继续追问:“博士,你说我们会永生?”
“永生?是的!虽然目前只是理论上的永生,但这一天一定会到来,对此我深信不疑!”中年金丝眼镜男兴奋地挥了挥拳头,更具说服力。
“啪!”
陆六一关掉电视,随手一扔遥控器。他抠了抠鼻孔,用强大的意志力慢吞吞地将自已从沙发里拔起来。
沙发上那床已包浆且油光发亮的空调被,自然地滑落在地上的方便面桶上。方便面桶顺势倒下,黑黄的汁水洒在被子一角,又带出两个烟头。
陆六一住在杭城市区老旧小区的一幢楼房六楼,也是顶楼。虽然没有电梯,但网线宽带齐全,小区周围配套设施完善,关键是小卖部和小超市多,对他来说这就够了。
吸着拖鞋,踢踢踏踏地从客厅走到转角的一个房间,敲了敲门。在昨天之前,这套房子是他父亲留给他的遗产,是典型的杭城老破小学区房,一室一厅,带个4平米的卫生间和一个小阳台,总共48平方。
“吱呀”一声,房门打开一半,一个光着膀子、穿着花裤衩、顶着蓬松的黄色头发的瘦高个探出半个身子,眼睛半眯着,不耐烦地说:“干嘛?还没到下午两点,催什么催?”
“黄瓜,之前说好过户时给房款,昨天过完户没给,说今天上午给,现在都下午了,你赶紧给钱。你也知道,我还等着拿钱交医药费。”陆六一盯着瘦高青年,不紧不慢地说。
“六一,你干嘛啊,黄勤又没说不给你。一大早就要钱,哪有你这样的朋友?才11点多,真是的。黄勤,别理他,等两点了我们再起床。”一道刻薄的女声从瘦高青年身后传来。陆六一差点气笑了,要不是看病急着用钱,自已朋友又不多,他怎么也不会把父亲留下的这套老房子便宜卖给黄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