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倒不是。外公还有一座两层的藏书楼,也在后花园中。不过他最爱和最常翻阅的书卷都放在书阁里面。我和府里的仆人打听过,外公过世之前,由于政务繁忙,已经很久没去过藏书楼了。”
裴玄静点了点头:“那么从这个书柜里,你能看出哪些书是他最近翻阅过的吗?”
段成式噘嘴道:“我本来还指望通过书卷的新旧、折印和蒙灰程度来判断,哪几部书是外公最常看的。可是……外公对书爱护有加,从表面上基本看不出区别。至于灰尘嘛,从他过世到现在,仆人们每天都去书阁打扫,搞得窗明几净的,哪里都找不到一粒灰。”他苦着脸的样子,倒好像干净是个天大的罪过。
“府上的家仆很尽职。”裴玄静微笑着说,心中却在想,这样就算武元衡留有什么线索,只怕已被人无意间清理掉了。
可是,假如真的是非常重要的线索,武元衡会让它轻易消失吗?
“段小郎君,你的外公很喜欢曹子建?”裴玄静看着《洛神赋图》那个标注问。
“喜欢。我七岁时,外公就教我曹子建的诗。我的第一本《曹子建集》也是外公送给我的。不过……”段成式皱起眉头,“说到曹子建,倒真有一件怪事。”
“哦?”
段成式面露迷惘:“我在外公的书阁里找了个遍,并未发现《曹子建集》。”
确实可疑。墙上挂了《洛神赋图》,书阁里却无一本《曹子建集》,偏偏又钟爱曹植的诗文?
裴玄静凝神思考。
段成式知道不该打搅,索性和李弥聊开了。他个性开朗,头脑又灵光,天生一个自来熟,哪怕和李弥这样略微迟钝的人打起交道,也不在话下。
李弥的心地又特别单纯,一来二去的,就把自己和裴玄静的底统统透给段成式了。
聊了一通,段成式总结道:“自虚哥哥,我真喜欢你。我觉得你和十三郎挺像的,下回我介绍你们俩认识。”
“十三郎是谁?”这下裴玄静要干预了。
“嗯,就是皇帝的第十三子,和我们一块儿在崇文馆上学。”说着,段成式指了指自己的脑袋,“十三郎大名叫李忱,也是个可怜的孩子。”
裴玄静明白他的意思,断然道:“多谢小郎君好意,但我们不想与皇家多有牵连。”
“好吧……”
“不对。”旁边的李弥却突然冒出这两个字来。
原来他趁裴玄静不留神,把书阁的平面图拿过去看了。
裴玄静忙问:“自虚,哪里不对?”
李弥指着图上的架几案,道:“反了。”
反了?
刹那间,裴玄静反应过来。在她自己的书房中,也有一条架几案,却是置于东墙之下的。李弥记忆东西全凭形象,所以他一眼便发现,武元衡书阁中的架几案的位置不对。
当然,谁也没规定过架几案非得放在东墙下。
段成式却说:“那个博山炉就不该放在西墙下面。夏天焚香时烟光往外面飘。我们刚住进去的时候正好是七月,阿母日日在外公的书阁里焚香祭奠他,结果老远都闻到了,屋子里反而不香。”
“为何不将博山炉移一移?”裴玄静莫名地紧张起来。
“移不了。”段成式郁闷地回答,“书阁里的家什都是固定住的,没一样可以动。连博山炉的脚都有机括连在架几案上,没法移动。”
“咦,炼师姐姐,”他看着裴玄静骤然变白的脸问,“你是不是想到什么了?”
裴玄静定了定神,重新拿起图纸,指着那个书柜问段成式:“书柜里的每一个格子、每一本书,你确实都检查过了吗?”
段成式有些不高兴了:“每个格子都看了,每个书卷也都翻过,但不可能都从头到尾读一遍啊,没那么多时间。”
“不必。段小郎君这次回去,只要将此书柜中从上往下数第三行,从左往右数的第二个格子仔细搜索一遍。”
段成式张大了嘴巴。
“记住了吗?从上往下数的第三行,从左往右数的第二排,就是那一个格子,里面的每一部书都要仔仔细细地翻看。另外,格子本身也要认真检查,看看是否还藏有暗格,或者机关按钮之类的。”
“哦。”段成式挠了挠头,“这么厉害啊。我记住了,今天就去查!”
裴玄静见那老苍头已经驾着马车等在铺外,便道:“时候不早了,小郎君快回府吧。若是有什么发现,就尽快来金仙观找我。”
“一言为定!”
这天晚上裴玄静失眠了,她的预感非常强烈。凭借多年来的探案经验,她直觉这次一定能有所发现。
第二天中午,段成式果然又来了。
裴玄静看到少年的两个眼圈都是黑的,心中涌起一阵歉意。
“小郎君还要吃羊肉羹吗?”
段成式点头:“今天可以不带自虚哥哥吗?我有话要单独和炼师姐姐说。”他的嗓子也有些沙哑。
裴玄静自然同意。
两人仍然在那家路边小铺坐下,段成式挑了个最靠里的位置。其实他的考究装束与周围格格不入,更别说裴玄静那一身洁白的道袍,但肉汤上时时冒起的乳白色雾气成了最好的掩护,将他们与来往的路人隔开。
段成式碰都没碰面前的肉羹,却从怀里取出一个绢包,放在裴玄静面前。
裴玄静的心快要跳出来了,仅仅从绢包的外形,她就能猜出来里面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