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高竞的声音很严肃,他在工作,也许旁边还有人。
“是我。”她道,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只要听到他的声音就觉得心酸。
“有事吗?我现在在忙。”很显然,他不想跟她多说。
“我有重要的话要跟你说,你晚上给我打电话好吗?”
“好的。”他的声音仍然很严肃,莫兰想象着他在车上用耳机通话的样子。
莫兰沉默了一会儿,才道:
“高竞,你要当心点。”
“我知道了。”高竞的声音软了下来。
“我喜欢你。”她柔声道。
可能因为觉得他太苦了,她总想着给他点甜头。
高竞很长时间没有说话。
“我知道了,那个东西,我一定会还你的,并且加倍还给你。”他的旁边有人,他用轻描淡写的口吻说道,好像他们在谈一笔钱。
“好吧,晚上见。”莫兰也换了一副轻快的口吻说道。
“再联络。”他一本正经地说道,但没有挂电话,好像在等莫兰先挂。
于是,莫兰挂了电话。
莫兰又拨了个电话给梁永胜。
梁永胜似乎也很忙。
“有事吗?”梁永胜的声音显得冷漠而疏远。
“你在工作吗?对不起,说话方便吗?”莫兰感到自己的电话有些唐突。
“晚上我给你打电话。”梁永胜口气缓和了下来。
“好的。”莫兰有些失望地挂了电话。
工作时间,人人都很忙,好像只有她一个闲人没事可干,到处打电话骚扰别人。
莫兰叹了口气,有时候她也想找份工作,当别人打电话给她的时候,她也可以装腔作势地告诉对方,我很忙,但转念一想,为了说这句话,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
她决定再打个电话给《毒物科学》杂志,反正也正好没事可干。幸好她当时在图书馆记下了这本杂志的编辑部电话。
“喂?”接电话的是个中年男子,声音听上去彬彬有礼。
“你好,请问是《毒物科学》杂志吗?”
“那本杂志现在已经停刊了。”中年男子道。
莫兰吃了一惊。
“那么现在已经没有《毒物科学》这本杂志了吗?”她连忙问道。
“其实那本杂志是改名了,现在叫做《排毒与生活》,你应该在书报亭看到过。”中年男子耐心地解释道。
《排毒与生活》?莫兰记起来了,她的确在书报亭看到过,那是本以美女大头照作封面的96页流行杂志,谁会想到这本载满女性排毒养颜知识的花边杂志的前生竟然是灰头土脸,无人问津的专业科普杂志《毒物科学》?真是太意外了。
“请问你有什么事吗?”中年男子似乎是个很有耐心的人。
“我是《毒物科学》杂志的一位读者。请问您是……”莫兰一时倒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我姓刘,你有什么事吗?”中年男子再次问道。
“刘老师,您好,我本来是想给《毒物科学》的‘民间研究’这个栏目投稿的,我想知道有什么要求,因为我觉得你们杂志这个栏目文章非常有趣。我正好也经历过一些特别的事,所以我想……”莫兰惋惜地叹了口气。
刘老师沉吟片刻。
“你说的这个栏目,现在移到另一本姐妹刊物《毒物》中去了,栏目名称仍然叫《民间研究》,你照样可以投稿,地址不变。”刘老师说。
“太好了,请问有什么要求吗?”莫兰装出很高兴的样子。
“其实也没什么要求,最主要就是要有可读性,不要写得太专业,最好是你的亲身经历,现在人们不喜欢看满是专业名词的文章,最好是要有故事性。”刘老师颇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这是大势所趋,现在专业杂志也免不了要走这条路。”
“我在这个栏目看到过几篇顾天的文章……”
“他?”提到赫赫有名的萤火虫杀手,刘老师似乎有些尴尬,“他那些文章可能有些偏题了,不过的确可读性很高,当时我们正在改版,想加入一些侦破、犯罪之类的东西,所以就跟他约了稿,但后来类似的稿件就不再用了。怕出事。”
“他写的东西是亲生经历吗?”莫兰想,那可是活人试验。
刘老师呵呵笑了。
“这叫我怎么说呢?”刘老师叹了口气,“我刚刚已经说过了,这个栏目最重要的是可读性。”
莫兰明白了,也就是说,只要能自圆其说,根本没人来管你是否写的是真事,所以顾天很可能就是在瞎编,但她肯定,顾天编造的只是毒药部分的细节,故事情节却有极大部分的真实性,不然他不会把杂志的名字告诉高竞,他的目的就是要引高竞去找这本杂志。
“我觉得那个顾老师好厉害啊,我真想认识他,我觉得他写得真棒,请问刘老师,可以给我这位顾老师的联系方式吗?”莫兰热忱地说。
刘老师似乎很尴尬,他再度叹了口气。
“我是没办法联系他了,他已经不在人世了。”刘老师可能认为莫兰并不知道顾天已经被枪决了,所以帶着几分谨慎说道。
“他真的是毒物专家吗?我觉得他真棒啊,他还写过什么书吗?或者有没有他的学生或者他的朋友可以介绍给我呢?我真的觉得他很厉害。”莫兰用崇拜的口吻恳求道。
“顾天的确是毒物专家,但是自己的试验结果是很少拿出来示人的,你也看见了,他在文章中写得很模糊,其实他的确在这方面很有才干。但他没写过书,我也不清楚他有没有别的朋友什么的,我不清楚,你还有什么事吗?”刘老师似乎想挂电话了。
“那您认识他文章中的那个风吗?”
“啊,那个啊!”刘老师噗哧一声笑出来,“我曾经问过他,他说那是他杜撰出来的。”
是吗?才怪!莫兰可不相信风是顾天是杜撰出来的虚拟人物,只不过,顾天是不会把实话告诉杂志社的编辑的,因为实在没这个必要。
她决定要让乔纳调查一下顾天的户籍资料,有必要调查一下“萤火虫杀手”的背景。
戴文的乡间别墅比高竞想象得还要大,但高竞并没有在别墅里发现游泳池。
难道当初吴坚说的都是谎话?
“你这里有没有游泳池?”高竞有点不甘心,于是,当他跟戴文两人回到房间的时候,他不禁开口问道。
“我这里没有游泳池。”戴文答道,他正透过玻璃窗户注视着刑侦人员在别墅的树林里走来走去,忙着取证,他似乎忽然意识到高竞这个问题中另有玄机,“为什么这么问?”
“吴坚说你这里有一个游泳池。”高竞答道。
“他?”戴文的脸上露出不着痕迹的微笑,高竞以为他要把话说下去,但是他竟然没有。
高竞想,看来现在对貌似老实温顺的吴坚当时所说的话全部都要打上问号了。至少陈远哲赤身跳入游泳池,然后戴文将他拉上来这一情节就说明全部是杜撰的,因为根本就没有游泳池。如果吴坚真像陈远哲所说的,他的最大兴趣是写小说,那么难道警方询问他的时候他正处在小说情节的构思中?
“听说,你跟吴坚是在医院认识的?”
“对,当时他很困难,所以我帮了他点小忙。”戴文冷漠地说。
“请问你都帮了他什么?”
“我帮他付了医药费。”
“没送他别的,比如水果,食物什么的?”高竞记得吴坚曾经说戴文送过他水果。
“买水果?”戴文很吃惊,随即答道,“我从来不做这种琐事。”
“之前你们并不认识,你为什么会对他那么慷慨?”高竞很想知道这一点。
戴文沉默了一会儿才说:
“我觉得他很可怜,他让我想起了我弟弟,”戴文道。
很显然,他说的弟弟指的就是陈远哲。
“我想问一下,陈远哲究竟有什么病?”高竞问道。
戴文漠然地再度望向窗外。
“我也不知道。”他道。
“你不知道?”高竞不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正因为不知道所以才要去医院检查。”戴文再次强调道,随后不知道是为了改变话题,还是真的想知道,他问道,“高探长,你们在找什么?”
“我们在找相关证据。”高竞答得跟戴文一样含糊。
两人沉默片刻。
“听说你跟吴坚、路辉和陈远哲经常玩一对一的射箭游戏?”高竞问道。
“你听谁说的,是小哲吗?”戴文露出一丝笑容。
小哲,好亲热的称呼。
“他说的是事实吗?”高竞问道。
“他误会了,其实我跟他才是真正的一对一。”戴文笑着把目光投向窗外。
难道陈远哲对他所说的那个所谓一对一的箭友游戏也有偏差?高竞从戴文那难得一见的笑容中忽然体会到了一层隐讳的意思,也许,陈远哲误会了戴文跟其他两人的关系,他以为另外两人跟戴文之间的关系跟他相同,但其实并非如此。
也或许,这是戴文故意使的障眼法,为的只是让陈远哲不安,因为看起来,陈远哲并不是那么容易驯服的恋人。高竞忽然想起,当时陈远哲在跟他说起那个一对一的射箭游戏时,那异常阴沉冷漠的表情,那时候,他好像突然从一个大学一年级新生转而变成了一个受伤的成熟男人,这一变化曾让他极为吃惊,甚至有一刻,他觉得之前陈远哲对他所表现出来的异乎寻常的兴趣和过激动作都是装出来的,其实他本身是个正常男人,但后来发现又不是。莫非,他是在妒忌戴文跟别人的“一对一”吗?
天哪,真是太怪了!
总之,高竞觉得,他无论如何都无法理解同性之间的这种感情。
对戴文别墅的初步搜查工作大约进行了两个小时,最后刑侦人员在别墅内一个放置游戏用品的仓库找到200支不同型号的铁箭,并且还发现在别墅小树林的每棵树上都有上百个箭孔,刑侦人员拍照取证,并测量了箭孔的深度。
高竞于下午四点离开别墅,前往图书馆。
想到刚刚莫兰在电话里跟他说的话,他决心他无论如何都要把她交代的事当天完成,想到晚上可以拿这件事在电话里向她报功,他心里就一阵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