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石见银,佐渡金(1 / 2)

🎁美女直播

“先生,好消息,咱们的联军已突破长府,即将占领整个长门了!”

“先生,好消息,联军已突破长门,打到石见了,咱们就快占领那石见银矿了!”

北伐战事突飞猛进,短短一个月内,俞通源已送回好几份战报。

这可忙坏了朱家几兄弟,每每收到最新进展,他们赶忙向陆羽通风报信。

这一日已是五月初,联军已攻克石见。

大宰府内的征西将军府,朱家三兄弟又急匆匆冲到后院,朝正自打太极养生的陆羽疾呼道:“先生先生,石见银矿已经拿下了,咱们何时动身?”

之所以如此焦急,还要从北伐之初说起。

当时议定北伐后,陆羽便命俞家兄弟和王弼共同领军,负责北伐事宜,而朱家三兄弟,因“战争经验不足、九州岛尚需人坐镇”,被约束留守大宰府。

这下子,三兄弟可不干了,吵死吵活要上前线。

无奈下,陆羽便与三人约束,待攻克石见,占领石见银矿后,将长庆天皇及整个扶桑都督府,一并转移至银矿所在的大田府,在那之后,便可准允三兄弟参与北伐战事。

这次北伐战事,主要战场还是在北方的本州岛,而九州岛孤悬于外,坐镇后方实在不利于指挥战役。

可考虑到本州全境都是室町幕府的地盘,因此陆羽早先便计划好,将扶桑都督府转移至石见银矿一带。

其主要目的,还是方便挖矿,石见银矿毕竟藏银无数,于中原大陆的财政极有裨益,而北伐军能打下石见,足可说明战略上已有胜势,那时候再放任朱家兄弟上战场,总不会再出大纰漏。

得知消息,陆羽很是高兴,立即下令扶桑都督府转移。

所谓都督府,其实只是战时临时组织,府内压根没什么官员,而随同转移的倭国长庆朝廷,也不过一些傀儡文官。

只一艘大明战船,整个机构统统搬了过去。

而在大田府,王弼早已将一切打理妥当。

转移到大田府后,朱家三兄弟终于能上得战场。

有大明水师护佑,想来不会出大岔子,因此陆羽并未随行,他自己则留在大田府,着手挖矿事宜。

事实上,陆羽盯这石见银矿已久,对这银矿的具体情况,其实知之甚深。

早在十四世纪,倭国便有石见地区开采银矿的记录,而后,倭国内部纷争不断,石见银矿也几经转手,到了幕府时代,石见银山被幕府直接收归己有,并设立银山奉行管理。

当下里,这石见银矿已是倭国重要的银矿产地,成为幕府统治的重要资金来源。

可足利义满并不知晓,倭国探矿水平低下,他们所开采的矿藏,其实只占石见银矿资源的极少部分,陆羽要做的,就是最大程度地开发这矿藏。

待讨逆联军继续发兵北上后,陆羽便令明军将这银矿彻底封锁,并遣矿匠重新探索,制定扩大开采计划。

而后,他开始向周边地区广招矿民力夫,用以挖矿,同时,又在银矿周边开设炼银厂,提炼矿藏。

忙活了近一个月后,他终于挖出第一船银。

别人挖金掘银,都是第一桶金,但陆羽这边,却是第一船银。

原因很简单,这银子挖来,可不是自己用的,要上交朝廷,向朱元璋交差。

辛辛苦苦几个月,虽说打下了倭岛,可毕竟与大明朝廷无甚关联。

朱元璋下了血本建设水师,总得看到点收获吧!而这第一船银子,便是陆羽送回去的收获。

……

“父皇,有倭国来的消息了!”

武英殿中,朱标兴冲冲闯入,将手中已打开的信笺递了上去道:“陆先生已着手开采石见银矿,现下已送来第一船现银,儿臣方才派人去码头看过,满满当当一整船银子呢!”

“当真送来银子了?”朱元璋此刻正忙于政务,闻言立马撒开手中奏章,他眼冒金星,一副财迷模样,看得朱标连连后退。

“唔,确是一船银子不假,陆先生果真没说错,石见山富有银矿,足可供我大明朝廷度过贫敝。”朱标兴冲冲道。

大明国库的钱,大半都耗在北伐和征倭两次战事上,此刻正是国库空虚之时,石见银矿的产出,正可解危救急。

“好小子,这家伙果真没叫咱失望,咱花了这么大心血打造水师,终于看到点收获了!”朱元璋大笑点头,随即便抬手吩咐:“去知会云奇,将毛骧喊来……”

他这命令下得顺口,朱标却犯了难。

蹙眉犹豫着,朱标道:“父皇的意思,这石见银矿的产出,不交到户部?”

既是要充盈国库,当然该由户部管辖,可朱元璋张口便要招毛骧,显然是不想惊动朝廷。

“户部嘛……”

朱元璋嗒嗒敲着桌面,两眼泛着精光道:“这银子既是咱辛苦挖来的,当然得归咱天子内帑了,若是户部缺钱,咱自会从内帑拨钱出来。”

朱元璋生来财迷,可他这话倒也并非虚情假意,若真有了钱,他倒也不会藏私,定会用诸于朝廷正务。

可国库的钱归户部管,内帑的钱是自己拿主意……

钱财这种宝贝,还是揣在自己腰包里比较放心。

“这……父皇要不……还是看看陆先生怎么说的吧?”朱标赶忙抬手说道。

朱元璋这才注意到,自己桌上正摊着封书信,看字迹便能认出陆羽来,他一脸不情愿,嘴里嘀咕道:“这臭小子……不会还惦记咱的银钱吧?”

不过仍是捡起书信来。

这信里洋洋洒洒几大页字,倒说了不少事。

首先汇报的便是近来战事,朱家几兄弟打仗打上了瘾,一路带着联军已打到京都附近,将足利义满吓得连夜北逃,撤出京都,而陆羽还计划,待夺取京都后,便将扶桑都督府迁至那里。

京都是天选之地,自然更适合作为统治倭岛的核心要地。

“这几个小子不错,倒还干了点人事。”

朱元璋看得连连点头,随即再往下去。

这第二件事,便提及银矿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