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1 / 2)

🎁美女直播

对于历史学家来说,有关这个专题的资料堆积如山,这也会成为很棘手的问题。《明史》中列举了明代学者所著史类著作1525部,另外集类还有1398部。这些作品中的大多数都要超过一卷。很明显,即使最勤奋的历史学家也仅仅能够阅读可以利用的著作中很少的一部分。

这里所用的最基本的资料已经列举于书名略语和地方志中。编年体系以《明实录》为依据。这本现代校印的著作包括133册。十三个皇帝的编年史并不是以同一风格写成的。从研究财政史学者的角度来看,后期皇帝的实录要比前期皇帝的实录编写的更好一些。《实录》并不注意所有事情的财政意义,其主要目的是为道德政府提供历史经验。国家的档案很少完整地引述,一篇重要的上疏有时会被缩略为一条描述性句子。这种记述,脱离了上下文,很容易造成误解。因此,无论任何时候,都要尽可能地对原始材料进行查对,与其他记载相对照,找出一致性。

包括《大明会典》和《明史》都是部分地根据《实录》编纂而成。《大明会典》中的许多重要的记载来源于1582年编纂的《万历会计录》。尽管《明史》之《食货志》引述了许多早期的著作,但它从未说明哪一段话是直接引述的。一般来说,都是进行了删节,许多细节问题被略去了。和田清对《食货志》的注释翻译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这种混乱,应该说,《明史食货志译注》在细节和注释参照方面要比《食货志》本身更为丰富。

《皇明经世文编》共30册,收集了425位明人作品,以经世致用为主旨。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政府官员,又有三分之二的人生活在16世纪,他们的奏疏和信件都是全文引述。

《天下郡国利病书》取材于地方志书及其他各类著作辑录而成。其中摘录原文短则1段,长则达10页,反映了16、17世纪的社会情况。虽然这部著作的内容与体例芜杂零乱,但其选录的内容令人称颂。

明代的地方志书篇幅与内容有很大差异。经济发达的县编写志书是很容易的事情,其内容也很丰富。凡涉及地方形势、风俗以及与地方政府有关的资料,都会包括在内。经济不发达地区编写的地方志则很简单,其中只记录了一些重要的财政数字,没有相关注释,实际上是没有研究意义的。

现在还无法列出完整、全面的明代财政史研究的参考书目。绝大多数的明代学者并不将财政管理作为一个专题来看待,而是与其他问题放在一起进行讨论,这些问题虽然称之为“经济”,其实都是“管理”。这样的结果就造成了资料过度分散,因此现在这个参考书目,从理论上来讲是扩大了范围。然而,为了节约篇幅,所选书目仅限于原文和注释中直接征引的作品。所列的参考书都尽可能给出了现代重印的版本。

应该提醒读者的是好几种可以利用的明代历史资料书目索引。傅吾康(Wolfgang Franke)的《明史资料入门》(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s of Ming History)(纽约,1969)是非常有用的著作,它包括了800个条目,作者同时进行了评价,并有互见式注释。山根幸夫编辑的《明代史研究文献目录》所列的参考书目包括5128种中文和日文论著,它同时也编列了680种当代有关明代社会经济史研究方面的中文和日文文献、论著目录,该文收入《清水博士追悼纪念明代史论丛》一书中。Francis D.M.Dow也有《明代江苏和浙江地方志研究》(A Study of Chiang-su and Che-chiang Gazetteers of the Ming Dynasty)(堪培拉,澳大利亚,1969)一书。《明人传记资料索引》(台北,1965)也列出了593种明代和清初的著作。

<h5>地方志</h5>

安化县志,1543年。

漳州府志,1573年。

长沙府志,1747年。

常熟县志,1534年。

金华府志,1578年。

中牟县志,1626年。

汾州府志,1606年。

杭州府志,1579年。

河南通志,1678年。

香河县志,1620年。

淮安府志,1573年、1627年。

怀柔县志,1625年。

怀远县志,1605年。

徽州府志,1566年。

沂州志,1608年。

固安县志,1633年。

姑苏志,1506年。

开化县志,1585年。

昆山县志,1576年。

会稽志,1572年抄本。

临清直隶州志,1782年。

临汾县志,1591年。

潞城县志,1625年。

南畿志,1540年,内阁文库影印本。

宁德县志,1591年。

彭泽县志,1582年。

上海县志,1590年。

顺德县志,1585年。

顺天府志,1885年。

遂安县志,1612年。

松江府志,1818年。

四川总志,1580年。

邓州志,1644年。

东昌府志,1600年。

汶上县志,1609年。

吴县志,1643年。

吴江县志,1561年。

岳州府志,1570年。

永州府志,1571年。

注:以上只列出了本书所引用的地方志。其出版的日期一般是以最后的序言为准。

<h5>其他的明代和清初的资料</h5>

张居正:《张江陵书牍》,群学书社,上海,1917年。

张 燮:《东西洋考》,丛书集成本。

张学颜编辑:《万历会计录》,芝加哥大学缩微胶卷,根据序言可知出版于1582年。

张 雨:《边政考》,国立北平图书馆影印,1936年。

《长芦盐法志》,1726年出版。

赵 翼:《廿二史札记》,丛书集成本。

陈仁锡:《皇明世法录》,学生书局影印,1965年。

郑 晓:《郑端简公今言类篇》,丛书集成本。

程开祜:《筹辽硕画》,1620年。

戚继光:《练兵实纪》,商务印书馆,1937年。

祁彪佳:《祁忠敏公日记》,浙江绍兴,1937年。

蒋平阶:《毕少保公传》,清初本。

焦 竑:《国朝献徵录》,学生书局影印,1965年。

《清圣祖实录》,满洲国务院本,1937年。

《清世祖实录》,满洲国务院本,1937年。

邱 浚:《大学衍义补》,普林斯顿大学善本。

周之龙:《漕河一覕》,1609年。国会图书馆1609年初版的缩微胶卷。

周玄暐:《泾林续纪》,涵芬楼秘笈本。

朱国祯:《涌幢小品》,中华书局1959年。

朱廷立:《盐政志》,1529年版。

《崇祯存实疏抄》,北平影印,1934年。

冯 琦:《冯宗伯集》,1607版。

海 瑞:《海瑞集》,北京,1962年。

贺仲轼:《两宫鼎建记》,丛书集成本。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摘抄》,丛书集成本。

何士晋:《工部厂库须知》,玄览堂丛书本。

河东盐法志,1727年版。

席书、朱家相:《漕船志》,玄览堂丛书本。

项梦原:《冬官纪事》,丛书集成本。

薛尚质:《常熟水论》,丛书集成本。

徐贞明:《潞水客谈》,丛书集成本。

《续文献通考》,商务印书馆,1936年。

黄 训:《皇明名臣经济录》,1551年版。

《皇明祖训》,收于《明朝开国文献》,台北学生书局影印,1966年。

《徽州赋役全书》,国会图书馆1620年版缩微胶卷。

伊龄阿:《淮关统志》,1778年版。

《江西赋役全书》。国会图书馆1610年版缩微胶卷。

葛守礼:《葛端肃公集》,1802年版。

《古今图书集成》,1934年版。

顾 清:《傍秋亭杂记》,涵芬楼秘笈本。

顾炎武:《亭林文集》、《余集》,四部丛刊本。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三民书局,1956年。

归有光:《震川先生别集》,四部丛刊本;《三吴水利录》,丛书集成本。《归有光全集》,自力出版社重印,台北,1959年。

李昭祥:《龙江船厂志》,玄览堂丛书本。

李化龙:《平播全书》,丛书集成本。

《两浙盐法志》,1801年版。

《两淮盐法志》,1748年版。

《两广盐法志》,1835年版。

刘若愚:《酌中志》,丛书集成本。

刘宗周:《刘子全书》,乾坤正气集本。

陆 容:《菽园杂记》,丛书集成本。

鹿善继:《认真草》,丛书集成本。

龙文彬:《明会要》,台北,1956年。

《明臣奏议》,丛书集成本。

倪会鼎:《倪文正公年谱》,粤雅堂丛书本。

倪元璐:《倪文贞公全集》,1772年版。

毕自严:《留计疏草》,国会图书馆缩微胶卷。

《山东盐法志》,1725年版。

沈 榜:《宛署杂记》,北京,1961年。

沈德符:《野获篇》、《补遗》,1870年版。

孙承泽:《春明梦余录》,龙门书局晚清版影印,1965年。

宋应星:《天工开物》,商务印书馆“人人文库”,1966年。根据原序,日期当为1637年。

《大诰》、《续编》、《三篇》、《武臣》,均收于《明朝开国文献》。

《大明官制》,收于《明朝开国文献》。

唐顺之:《荆川文集》,四部丛刊本。

杜 琳:《淮安三关统志》,1686年版。

王 鏊:《震泽长语》,1748年版。

王 琼:《户部奏议》,国会图书馆缩微胶卷。

王一鸮:《总督四镇奏议》,玄览堂丛书本。

王士琦:《三云筹俎考》,国立北平国书馆影印,1936年。

汪应蛟:《汪清简公奏疏》,国会图书馆缩微胶卷。

魏 焕:《皇明九边考》,国立北平图书馆影印,1936年。

杨时乔:《皇明马政记》,玄览堂丛书本。

叶梦珠:《阅世篇》,收于“明清史料汇编”,台北,1969年。

叶 盛:《水东日记》,1680年版影印,台北,196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