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桐摆摆手,并不去反驳她的话。
小吴拿起着包子,半个多小时走了估计有五千步了,但她还一点东西都没吃,肉包子还热乎的,她立马咬上一口。
饱满的肉馅,和包子的柔软的感觉,仿佛在给她的身体注入能量。
“好好吃!”
小吴立马还想再买多几个,被小张制止了,“还在工作呢,别买了。”
庄嘉宇一脸欣慰地看着她们。
没再继续聊下去,莫桐带着跟在她身旁拍摄的两个大学生离开了菜市场,回了家。
第26章让我打工吧
回到家里也没有休息的时间,将买好的食材都规整好就开始备料。
灶台、电锅都启动,厨房没一会儿就变得热了起来。
莫桐还在厨房里面安装了一台叶片风扇,稍微缓解了厨房的热气。
厨房忙活的声音吵醒了楼上睡觉的梧杉。
她已经知道今天小张会带着摄像机过来拍摄,她连忙洗漱,接着跑下楼。
看着小张举着摄像机,梧杉忍不住凑近来看。
厨房瞬间就被挤满了。
莫桐抬头,正好将备好的东西塞进冰箱里面。
即使是下午就需要的用的东西,也是冷藏保存比叫好。
她转头看向梧杉,“醒了?先吃早餐吧。”
周末早上梧杉会起来帮忙。
莫桐招呼小张放下摄像头,先吃点东西。
“你一天都不吃东西,多饿啊。”
小吴先坐下来,回答莫桐的话:“为了能拍到更多的素材,我们一般情况是不吃的。”
最近莫桐还加了新菜式,提前炒制的河粉和面,搭配上酸萝卜,很多要迟到的上班族都会过来买。
白粥、咸粥、炒粉面。
莫桐让她们随便想吃什么就吃。
小张举着摄像头,拍了她们坐下吃饭的画面,忍着不敢吞口水。
梧杉也没办法专心地吃东西,时不时地看着摄像机,但是被拍了又觉得害羞。
“我女儿很喜欢玩相机。”
小张笑着看着梧杉,“那你要不要看看?”
她把相机递给梧杉,简单说了一下使用的方式,便让梧杉拍上一小段。
梧杉对着莫桐拍了一会儿,摇摇晃晃地又拍了厨房,最后拍摄上桌上的食物。
她满足地把相机还给小张。
“学拍摄有意思吗?”
小张和小吴对视一眼,笑起来说:“看情况吧。这种专业有天赋的人很多,每次你觉得你也可以的时候,才发现别人的才华你遥不可及。”
梧杉点头,暂时还没理解她们的话。
莫桐让小张现在随便吃点,她们要准备开张做生意了。
这时候,时钟已经指向了七点二十。
将一楼的门全部打开来。
莫桐清洗好肠粉蒸汽机,将米浆用勺子搅匀。
“老板,来一份肉肠。”
今天的第一个客人来了。
摄像机对准莫桐手上的动作,一抹一倒一晃一插,等待几分钟,拉出刮下装盘。
梧杉在桌子的对面接手,捧起泡沫盒,刷油盖上,装袋,递过去。
仿佛流水线一般的工序。
中午拍完送餐回来,明显已经看出两个年轻人的疲惫。
“每天都是这么工作吗?”
莫桐回小吴的问话:“以前有个学生在我这里兼职,送餐和晚上吃饭高峰期的时候,她现在辞职了,暂时还没招人,所以忙很多。”
小张和小吴对视一眼,五点到十二点,已经八小时过去了。
她们知道做餐饮的辛苦,但是没想到有这么辛苦。
小吴拍了一肩膀小张:“你还想要占小便宜,你真该死。”
作为一个还没步入社会的愚蠢大学生,仅仅为了好玩就去贪小便宜,完全不知道对方在非常辛苦的生活着。
想到这里,小张抱头忏悔:“我真该死啊!”
梧杉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疑惑地看了一眼莫桐。
而莫桐着吃饭,看着她们这个模样,笑着说:“吃饭吧,我要休息了,你们要不要打个地铺睡一下?”
小张没回答莫桐的问话,似乎是做了个决定,说:“这段时间,让我免费帮你送餐吧!老板!”
莫桐乐了:“呵呵,大学生好好学习好了,干什么天天想着免费工作呀。”
小张眼神很肯定,“今天跟着拍摄,我才明白,十三块钱原来要这么辛苦才能赚出来。”
小吴也在一旁说:“老板,你不用担心,这个家伙大三了,课时已经不多了。”
既然两人都这么强硬的要求,莫桐便点头,说:“但是要先把餐饮的健康证给搞出来。”
她找出之前孔嘉容用过的营业执照的复印件,递给小张,“你拿着复印件去可以免费办理的。”
小张点头,过会儿她才小心翼翼地问出一句话:“不知道我有没有员工餐呢?”
莫桐被逗笑:“我也不是周扒皮,让你干活还不给你饭吃。”
小张有了莫桐的这句话,安心下来。
吃完饭,两人跟着上到二楼,跟楼下饭店比较起来,同样的温馨的感觉。
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住的房子里,木沙发,斑驳的墙面,瓷砖地面。
梧杉说不午睡,去找李燕玩,小孩的精力显然比她们这些成年人要好很多。
既然这样就不打地铺了,让她们在梧杉的床上睡,晚上再找新被单让梧杉更换一下就好了。
小张和小吴两人睡得那叫一个沉,连闹钟都差点叫不醒她俩。
关掉闹钟还想赖床的她们,听见外面脚步声,便想到莫桐肯定是起来忙活了。
她们也要跟着去拍摄素材。
果然两人下楼的时候,莫桐已经在厨房准备忙活,看见她们过来。
莫桐说:“本来说不叫你们,让你们多睡一会儿的。”
就这一段话,她们也开始哈欠连连了。
下午的时间,莫桐熬煮上高汤,再处理好蔬菜、肉和配料,有几个小时时间可以自由支配。
“休息的时候都会出来散步吗?”
莫桐笑了笑:“怎么可能,我刚开始开店的时候,总是觉得很累,忍不住想要玩手机,但是后面发现玩手机之后,晚上干活总是更累,我才增加了运动。”
她也没有走很远,几步就碰上一个人,站在路上聊天。
时间过长,小张突然觉得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很快她便意识到了,这不就是妈妈见到熟人总是要停下来聊天的既视感吗?
幸好聊天不长,莫桐继续散步,过了半小时走回去。
接下来,小张问了一些话,莫桐一边答一边玩着手机,时不时站起来干点家务活。
五点半,店铺重新开店。
周末来的人还挺多,不一会儿店里的座位就满了。
梧杉已经装着饭菜去了谭老师家,第二学期了,学习任务更重。
即使是在二楼,店铺营业的时候还是会有些声响,谭言文便让梧杉去她家学习。
莫桐接了单子,去了厨房忙活。
小张本来在跟着拍摄,但是看不断有客人进来,总是有些没及时招呼到的,她便上去帮忙了。
直到八点多,店铺才关了门。
小张和小吴彻底累摊在椅子上,四点多提前吃的饭也都全部消化了。
梧杉拿着饭盒回家,又拿出了一盒青团。
“谭老师让我拿回去的。听说是她的学生送的,她吃不完。”
第27章手抓饼要不要
莫桐很惊喜,让梧杉帮忙倒水过来,她打开青团的包装,很精致的点心,看样子价格不便宜。
“有很多呢,一起吃吧。”莫桐招呼小张和小吴。
梧杉拿出四个一次性杯,倒下四杯茶水。
这是店里免费喝的便宜茶水,天气凉的时候,喝点温水才舒服。
小张和小吴做起来,也是饿得肚子咕咕叫,只好不客气地一人拿上一个。
清香的艾草味道,软糯的口感,红豆内陷,甜入心口,连绵不断的从口腔进入到胃里。
果然甜食就是最好的抚慰。
莫桐让她们再吃一个,两人都摇摇头,拍摄完莫桐最后搞卫生的画面。
小张和小吴才和莫桐说再见。
隔壁手抓饼店还开着,一个小青团当然填不饱累了一天的饿狼大学生。
小张便推了推小吴,“手抓饼,要不要?”
下一秒,两人站在手抓饼店铺门前,一人要了一份,使劲加料。
手抓饼店老板当然看到她俩一天的拍摄了,八卦如她,肯定搭话了。
“听说你们拍的是宣传片?能不能给我拍呢?”
小张无奈地摇摇头:“最近是不行了。”
但她还是拿出另一台相机,给手抓饼老板拍了一张照片。
“我会洗出来,下次再带过来的。”
手抓饼老板笑了,心情很好,还给她们一人加了一个鸡蛋。
小张摆手不要,老板硬是要给。她心里不好意思起来,明明前几天她还想弄虚作假。
而现在,她能感受到这些阿姨给予自己的最大的温暖。
时间过去了三天,小张办完了健康证过来,莫桐检查了证件,这才终于知道她的名字。
“张清嘉,我们加下联系方式吧。”莫桐掏出手机,让其扫码。
张清嘉加上,立马询问有什么活。
莫桐便说:“刷碗吧,打扫地面还有桌子。”
张清嘉的速度很快,投入地干起了活儿。
可能平时上课学习拍摄也是一项耗费体力的工作,现在的刷碗、打扫卫生对于她来说,简单轻松。
打包也很上手,不知道刷过多少类似的打包小视频了。
张清嘉是开着电瓶车来的,所以连学开车都不需要了。
“我这种小的电瓶车敢开吧?”
张清嘉拍了拍胸口:“没问题。”
她跟莫桐一起将打包好的食物装到塑料箱里面。
拿着莫桐递过来的电瓶车就出发了。
刚好梧杉回来,莫桐在打扫,抬头让梧杉去吃饭。
蒸肠粉机器收拾完了之后,莫桐正准备吃饭,就听见门外有动静,她扭头一看,张清嘉竟然已经回来了。
来回估计都不到二十分钟。
莫桐都吃惊了,她熟悉地址了才这么快,虽说张清嘉拍摄的时候跟过一次,但这也还是快到不可思议。
张清嘉挥挥手:“看来我还是有点打工天赋的呀。”
今天的午餐有鱼、加上简单的玉米排骨汤。
张清嘉看到旁边干净的碗筷,连忙坐下来:“老板,原来员工餐是一起吃的吗?”
莫桐觉得她的话很奇怪,“当然了,我可没时间再给你做一份。当然你想吃菜单有的也可以,下次可以顺手给你炒一份。”
张清嘉幸福地点着头,她已经吃上,一口煎鱼一口玉米汤,呼噜呼噜地吃完一碗饭。
被饭堂荼毒了三年的张清嘉,就这么简单的饭菜都能吃到幸福的味道。
吃完饭,张清嘉也就会去了,晚上下课了才会过来。
莫桐和梧杉两人上去睡觉。
有人帮忙的效率果然很高,至少还能喘口气,不需要忙完了厨房又要跑出大堂收拾桌子了。
张清嘉晚上来帮忙时,给莫桐提了一个意见。
“如果厨房这边弄个吧台,做好之后,你放在这里,让客人自己端走,你也省去上菜的时间了。”
莫桐思考了好一会儿,点头肯定:“这个办法不错,但是吧台怎么加呢?”
其实厨房确实有一个传递的窗口,在制作的时候,是可以通过厨房看到大堂的,走出去,旁边就是柜台。
张清嘉拍手:“搞个长桌子在这里就好了。以后就算是有人手了,服务员也能更方便,不需要绕圈了。”
她立马上网去看,挑选了好几个样式。
莫桐再一次感慨这个大学生的行动力,不管是什么事情想做就做了。
最后桌子在莫桐最后点头下,购买了一张酒吧的那种桌子,价格不到三百,莫桐能接受。
桌子到了,张清嘉拿起电动钻,一下子拼装好了,放在了传递的窗口旁边,严丝合缝,高度刚刚切合。
这时候刚好来单子。
现在时间早,来的多是大学生,四五个学生走进来。
张清嘉端上四杯温水。
客人看着她,叫了一声:“师姐?”
张清嘉仔细看着面前四个客人,都是熟人。
“张清嘉,你怎么回事,怎么在这里打工了?”这不客气的话是跟她同届的大三生说的。
另一个人说:“师姐在这里兼职,能不能给点优惠给我们?”
张清嘉瞪她,说:“你们别被网上那些兼职段子个洗脑了,我能有什么权限给你优惠。”
她转身端了一碗萝卜小菜给她们。
“这个是免费的,随便拿!”
“张清嘉,你怎么这么小气呢。”同届同学打趣她,下一秒又问,“推荐一下?”
张清嘉笃定地说:“你们随便点吧,你看那个,银奖,隐隐于市的大厨,而且你看我手,洗碗擦桌子都给洗秃噜皮了。”
所有人的眼光都往墙上挂着获奖证书看。
“真的哎,而且你看这个店的卫生标准还很高。”
张清嘉看见有新客人来,便催促她们赶紧点餐。
她们才纠结地下了单,还为了支持张清嘉的工作,都点了一瓶饮料。
张清嘉根本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在做免费劳动力。
虽然她课时不多,但每次上班回去,真想躺在床上不想起来。
有了吧台,效率果然速度了很多。
莫桐做完之后只需要说一下单号,张清嘉迅速就能反应过来,端着上菜。
上菜,招待,收拾桌子。
炒菜、烹饪。
两个人都没有空闲的时间。
第28章外卖吗?
吃饭的高峰期一过,张清嘉都感觉直不起身。
一开始工作是蛮有干劲的,工作时间越来越长,张清嘉就越来越有班味了——腰痛贴膏的味道。
“老板,帮我贴上这个吧。”张清嘉对闲下来休息的莫桐说。
莫桐看着贴膏,让张清嘉去到楼梯口,一边贴一边问:“你身体受不住了?你别干了吧,等下你还没毕业就把身体搞坏咯。”
张清嘉摇头:“也不全是,上学的时候久坐,本来腰就不好。老板你要不要贴一张,看你也总是捶腰呢。”
莫桐乐于尝试,让她帮忙贴上。
说能有多少帮助,但是发烫的感觉舒服一些。
一日早晨。
莫桐照例开店做生意。
阿香婆吃完早餐离开,刚好碰见庄嘉宇走来。
庄嘉宇跟阿香婆打了个招呼,坐下来。
莫桐有点吃惊:“你今天怎么没开店?”
虽然每天都会在市场里见上一面,但是天色不亮,看什么都是模模糊糊的。
现在七点多,天色已经完全亮起来,庄嘉宇的神色也不同,看起来神采奕奕的。
跟之前一直抑郁寡欢的模样完全不同。
“是发生什么好事了吗?”
庄嘉宇抿唇露出一个似笑非笑的表情:“出车祸,死掉了。”
莫桐一愣,还没问出口,就知道庄嘉宇说的是谁。
她拉开对面的椅子,做下去,看着庄嘉宇,想听她接下去的话。
“之前我提出离婚,他不同意,说他不抽烟不喝酒,甚至帮忙干家务,”说到这里,庄嘉宇冷哼一声,才继续说,“质问我为什么要搞得这个家散开。”
因为这件事情吵闹了很久,还动用了很多长辈的关系来劝她,甚至她的妈爸指责她不懂事。
“这一切的事情都让我觉得崩溃!”庄嘉宇每次受不了的时候就会想起莫桐跟她说的话。
想起当初在ktv那句歌词。
她想,如果这件事情都坚持不下去,以后也无法一个人生活下去,因为会再次被劝着融入婚姻。
莫桐看向庄嘉宇,独自的坚持做一件事情,确实会改变很多人。
“我成功了,但是我没想到离婚冷静期。我还需要等待那么久才能恢复我独立的身份。”
庄嘉宇说道这里,忍不住低头笑了下。
店里这时来了客人,莫桐只好起身干活,她还想听后续呢。
只是客人接着一个,莫桐没得空,这种私事也不好当着陌生人大声讨论。
幸好庄嘉宇好似特意休息来跟她倾诉的,现在在悠悠地吃着粥,不着急走的样子。
见莫桐忙不过来,她还帮忙打包起来,脸上笑吟吟。
等到快十一点人也就少了许多,张清嘉也来了。
莫桐跟庄嘉宇介绍,“这是兼职的大学生,上次拍摄的时候去了你店里买包子的。”
有人在,也不好聊,莫桐说下午散步可以约她出去。
但庄嘉宇摇摇头:“我这几天可能要出门一段时间。”
莫桐只好坐下,张清嘉好奇地看着她们,瞧见庄嘉宇的神色。
“老板你这是遇见了什么好事了吧。”
这话让庄嘉宇忍不住捂嘴笑起来,继续说起先前跟莫桐没说完的话。
“后来我自己找了个房子搬出去住了,但是那男的时不时还要跑来要见面,对我哭,说不要离婚。有次晚上那男的过马路,大货车闯红灯……”
张清嘉瞪大了眼睛,但看庄嘉宇的神色,便下意识地回了一句:“升官发财死老公!”
莫桐瞥她,伸手拍了她一巴掌。
但庄嘉宇笑了,看了一下手机的时间,说:“赔偿款分下来还有不少呢,够我潇洒一段时间了,我要赶着去坐高铁了。”
在店里这么长时间,又是喝粥吃肠粉的,庄嘉宇午餐也不需要再吃了,抱着肚子,背着背包离开了店铺。
张清嘉羡慕起来,莫桐看她这样子,摆手让她清醒。
“你别想太多了,进入一个牢笼,等一个不到1%的机会,说不定还死不了,重症一年话几百万都去掉了。”
被莫桐这话说得清新,张清嘉抖了抖身子,连忙起来帮忙干活。
莫桐正炒着菜,准备中午的员工餐,门口传来响声。
透过窗口看,来了一个身穿着衬衫的人。
“老板,老板在吗?”
她手上的不能停,便让张清嘉出去。
来人见到张清嘉,递过去一个传单,说:“老板有没有兴趣上外卖平台呀?”
张清嘉拿着到厨房跟莫桐解释了一番。
“上外卖好呀,其实很多学生更喜欢点外卖而不是出来吃的。”
莫桐拿过传单,“你打包去送货吧。”
说完走出来,外卖平台的工作人员瞧见莫桐,立马跟她说入驻平台之后的福利,一连串的福利,把莫桐都听晕了。
现在外卖火热,上去了确实能够多点机会,但她本身利润不算特别高,加上平台上的优惠,事实上很可能是没任何赚头还倒贴给平台。
莫桐点头:“我先考虑一下吧。”
工作人员便站起来,指着宣传单上的二维码说:“想要入驻的话,可以加我们联系方式,我们会给你提供一些营销的手法的。”
这人说完也就离开了。
莫桐摸着下巴看着传单,梧杉放学回来,好奇地凑过来。
“这是什么?外卖吗?”
莫桐见到梧杉回来了,笑起来,“是呀,有人让我入驻平台,说了一大堆什么营销策略,利润等等的,我都没听明白。”
梧杉看了也没太理解,“李燕她们家有做外卖平台的。”
这句话倒是给莫桐一个提醒了,她打开手机询问外卖平台能不能做。
现在是午饭高峰期,想来李秋双估计没时间看手机。
莫桐先吃过午饭。
张清嘉送餐回来吃饭,听见莫桐在犹豫,也点头:“大一些的店铺为了客流量在外卖平台确实还有点赚头,但是我们这个小店,两边做起,很难保证利润。”
她虽然也不太了解能不能做,但是她是知道莫桐犹豫的点。
等到李秋双回复莫桐的信息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
第29章免费活动
“我是在做外卖,利润没想的那么大,但还是有的,不过我们做的类型不一样,你要试过才知道,大不了就关掉不做了。”
李秋双是在尝试中失败,失败中成功的人。
有利润就去做,失败那就重新再战。
李秋双又发来一句话:“做外卖也不会亏的啦,你尽管做吧。”
有了李秋双的话,莫桐也终于是下定决心了。
加上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表明是入驻平台的商家。
对方速度很快,一点点地给莫桐讲解怎么操作,怎么上图片。
对方主动帮忙上传了图片,这让莫桐很不解:“不需要真实的图片吗?”
工作人员回:“如果你们拍得好看的话,也是可以自己上传的,不然为了吸引顾客的原则,用一些已经拍好的商业图片会更好。”
莫桐跟张清嘉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对方立马拍起胸膛。
“食物商品图,我可以拍呀!”
莫桐很惊喜,不管怎么说,如果她要点外卖,也希望有一个比较真实的图片。
不过张清嘉环视了店铺的环境,脸上有些为难,“如果要拍摄的话,场景和时间都需要,这里太简陋了。”
莫桐了解过拍摄商业食品图所需要的条件,皱了一下眉头。
好像不值得花费这么大的力气去拍摄。
张清嘉倒是兴致勃勃,毕竟是在她专业之内的事情。
“当然简单也有简单的做法,我去借一个灯,然后找一个木板,简简单单也好。”
莫桐点点头,在张清嘉的讲解下,给她预留下一个中午的时间,接着还要将碗给更换一下。
原先阿嫲用的碗筷,莫桐都扔掉了,在网上淘了一批特别便宜的。
但是用来拍照就不好看,张清嘉需要的是简单的大碗。
莫桐中午散步的时间,正巧碰到附近一家超市关门在清仓,便走进去散散步。
里面已经有不少人在抢购了。莫桐立马在一堆清仓陶瓷碗里面看到了张清嘉想要的样式。
莫桐眼捷手快,挤着人群进去买东西。
其中有一个人跟她挤兑,谁也不让谁。
“你这年轻人,怎么这么不客气呢。”对方不满。
两人对视一眼。
李文瑞大姨笑起来:“哈哈,莫桐啊,你也来这里买东西吗?”
熟人见面,脾气也没了。
莫桐笑眯眯地打招呼,但是心里还挂着那个一组便宜的碗筷呢。
眼瞧着有人看上了,莫桐心急地挤过去,李文瑞大姨立马冲过去,跟对方交谈起来,让莫桐拿到了想要的大碗。
大碗两个,纯色。价格才五块钱。莫桐美滋滋。
“大姨,你过几天来店里,搞活动,前三十名免费吃。”
张清嘉借的灯只能在一天之内使用完,拍完所有菜品,做好的也不能就这么扔了呀。
莫桐便打算做个活动。
李文瑞大姨很惊喜:“好,我肯定去。”
到了拍摄的时间,张清嘉又带着她的朋友小吴来了。
已经是第二次见,小吴便自我介绍:“我叫吴迎,欢迎光临的迎。”
张清嘉打趣道:“你之前不说是迎新辞旧的迎吗?”
吴迎拍她:“你真笨,开店当然要欢迎光临。”
梧杉和李燕两个小孩都被逗笑。
今天还刚好是周末的时间,本来两个小孩平时这个点都是在外面满大*街的跑,今天因为拍摄,都待在家里了。
一盏大灯搬到店铺里,这里瞬间挤了不少,但灯光一打开,加上莫桐特意换上的高瓦数灯泡,里面还比外面亮堂。
李文瑞收到信息,立马过来了,瞧见这个架势,忍不住惊叹:“现在你们年轻人真多花样啊。”
不过知道免费的菜式不能选,李文瑞大姨便有些皱眉头了。
“干巴巴的炒饭,我不想吃呀。”
莫桐说:“那文瑞大姨你能等的话,就稍微等一下,你想吃的之后再给你做。”
李文瑞笑着点点头,她又没什么事情,留下来看看也没关系。
这边莫桐开始配合张清嘉和吴迎两人的工作。
先做炒饭是因为放久了味道也不差,一开始张清嘉她们需要调整一下画面,之后就不需要太花时间了。
炒饭品类是莫桐新加的菜单。
自选套餐现在也变成了固定的套餐了,只有时蔬可能会变更一下。
店铺总是越做越成熟的。
莫桐开火,锅上热油烧开,放入鸡蛋翻炒,捞出,再放入炒饭,翻炒,加入蔬菜鸡蛋翻炒。
炒饭和炒粉都是一样的,没有太多技巧,其实就是不停地翻炒,将鸡蛋的香味炒出来,加入酱汁,炒出了金黄色泽。
莫桐这几个月炒下来肱二头肌都给练出来了。
看着装盘出来的炒饭还冒着热气,吴迎赶紧指挥张清嘉去摆位置。
两人仔细又速度地拍下了第一张食物商品图。
得到莫桐的肯定之后,她们便接着拍下去了。
此时的客人并不是很多。
路人经过的时候,都在驻足观看。
“这是干什么?”
“是要在这里拍什么综艺吗?”
“综艺只有两个员工也太寒酸了吧?”
对话的两人,终于看见了面前的手写海报,漂亮的字迹,加上旁边的简体画,跟破旧的店面形成了对比。
特别还有里面一盏摄影大灯和忙碌地举着摄像机拍摄的人们。
手机随手一拍都能拍出一张充满故事感的照片。
拍照的叶高看向好友,“海报上面写的是今天前三十名免费吃哎,我们没吃过这家店,要不要来尝试一下?”
好友欣然点头,两人便走过去。
店里不忙的就只有俩小孩,梧杉立马迎了上去。
“你好,今天我们店前三十名顾客免费试吃,现在已经做好两份炒饭,你们要吗?如果要其她菜式,可能得等一段时间。”
叶高和好友对视了一眼,“要吗?”
两人觉得免费吃也不需要太挑剔了,便都点点头:“可以的,小妹妹。”
梧杉转身,端来炒粉,又端来两杯水。
虽然炒饭因为拍摄摆放可能没刚炒出来的那么吸引人,但色泽金黄,颗颗分明,也能看炒饭本身的美味。
叶高两人都没想到,免费的配料也很足。
一勺一口,香味充盈在口腔里面。
加上大堂时不时的闪光灯,叶高觉得自己不是在吃免费的午餐,而是高贵明星餐。
李文瑞大姨坐在店里待了有一段时间。
一开始她没说话,但慢慢她就有点受不了,皱着眉头站起来,准备说话。
第30章门店是破烂了点
“你们这个摄像的闪光灯,实在是有点影响。”李文瑞大姨说,她现在眼睛不好。
摄影补光灯虽然是亮,但是固定的,而闪光灯时不时闪烁一下,刺激得眼睛受不了。
因为李文瑞大姨这一句提醒,张清嘉和吴迎也就停下了工作。
看见外面驻足不少的客人,却都没怎么进来。
张清嘉觉得李文瑞大姨的话确实是有点道理的。
她跑去厨房跟莫桐讨论。
所有人都皱着眉头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李燕出了主意。
“我看电视剧,那种屏风,能不能挡一下光呢?”
吴迎赞同地点头:“我觉得应该有点用处。”
只是哪里搞来屏风呢?
莫桐还想过单单用纸箱子可不可以。
但张清嘉说:“纸箱子好像有点太简陋,显得不太卫生的样子。”
梧杉说:“纸箱子搞个包装纸不就好看了吗?就跟包书皮一样。”
李文瑞大姨也说:“纸箱子要是大一些厚一些,折一下也能立起来。”
一堆人头脑风暴确定了解决了办法,梧杉和李燕立马出去买包装纸。
张清嘉和吴迎两人在楼上,根据李文瑞大姨的指导,将纸皮箱子站了起来。
接着包上梧杉买回来的素色包装纸。
不仔细看就没有任何问题。
只是这个屏风站起来并不牢固,时不时需要人扶着。
但已经完美解决了摄影机闪光灯的问题了。
一张张清晰、精致又简单的商品图便拍了出来。
免费活动在五点的时候,全部结束了。
所有人都累得不行了。
李燕和梧杉刚好拎着四份麻辣烫回来。
“忙活一天了,赶紧吃饭吧。”
莫桐招呼着她们,但自己却拿着手机在一张张开始传照片。
看见自己做的食物被拍成如此精致漂亮的照片,莫桐升起了满足感。
如果不是张清嘉在这里打工,估计也没人会帮免费拍摄图片。
按照这种工作量,莫桐肯定是付不起工资的。
梧杉凑过来看,悄悄说着:“我听说手机拍照也挺好的。”
莫桐笑眯眯:“以后你学好了用手机帮妈妈拍呗。”
梧杉又看了一眼照片,用力地点点头。
吴迎在麻辣烫里加了特别多的辣椒,一整个汤都是红彤彤的,她拿起筷子,首先吃了一勺辣汤。
微烫的感觉加上辣椒的香味,让她舒服地“哈”出气来。
真好吃!
张清嘉也吃了一大口,即使她不太能吃辣,但是疲惫的时候吃上辣椒,感觉会让整个人身心都愉快起来。
莫桐拿出一瓶大可乐,每天装了一杯。
她现在很少喝碳酸饮料了,但是累的时候喝上一口。
确实很爽。
李燕也分到一杯,咕噜一口下去全部喝光了。
接着打了一个长长的嗝。
梧杉捂着嘴笑起来。
正准备吃饭的莫桐也笑起来,这时手机便响起来。
“您有新的订单,请及时处理。”
张清嘉抬起头:“这才刚刚开店,这么快就有订单了?”
莫桐也顾不上吃饭了,戴着口罩回到厨房,洗干净双手,制作起外卖单子。
下单的是一份炒粉。
点火翻炒。
莫桐忙碌时,外卖骑手刚好过来,进了店铺之后还一脸的茫然。
看起来是一个新手。
张清嘉也连忙招呼,说:“是来拿单子的吧?你先坐着稍等一会儿吧。”
外卖员点点头,刚坐下,就看见厨房里的人拎着一个外卖出来了。
她立马站起来,看了眼手机,说了一个取餐码。
莫桐笑着递给她,“这是我们店第一单,就是你的。”
骑手接了外卖,转身就走了。
“叮咚。”
汤悦开门,接过快递,回到餐桌上。
面前已经架上手机,她将两个外卖放在桌子上,打开手机录像。
“嗨家人们,点的新店和五年的老店,看看我今天会不会踩雷吧~”
汤悦先打开莫阿嫲小吃店的外卖。
她拿出手机打开外卖页面,挡住店名,划拉两下,“刚开的店铺,没有什么优惠券什么,价格倒还不贵。”
“噢哟,这个图片看着还挺漂亮的。”
汤悦点开店铺上的商品图,有一种精致又质朴的感觉。
这家新店的外卖包装,简单得有些简陋,但是炒粉的卖相还是不错的。
手机摄像拍出来都是褐色透亮。
“这个新店看起来很不错哎,包装简陋但是炒粉的量很足。”
汤悦很惊喜,能感受到手中炒粉传来的温热的触感,加上铺面而来的香味。
她说:“我这一次说不定真的不会踩雷。”
汤悦是拍美食测评的博主,什么最低分和最高分外卖的题材,她都已经尝试过了。
无一例外地踩雷了。
有人说她是地雷,一踩一个准。
汤悦夹起一筷子炒粉,夹杂着萝卜丝和鸡蛋一起入嘴。
浓郁的酱香,和炒出香味的鸡蛋香。
她就这么一口接一口地吃起来。
吃了一半,汤悦才意识到,连忙停了筷子。
“真的不是打广告,好吃!真材实料,价格也适合。支持!”
……
第二天,地铁上。
一脸疲惫地戴着蓝牙耳机的何深,刷着小地瓜,停留在了一个吃播测评视频里。
看了一会儿,她的手指习惯地点开了评论区。
点赞三百的视频,评论却有一千,大家都在吐槽这个博主接了广告。
“平时都是踩雷的,怎么今天就好吃了,打广告就打广告,没必要这么暗着来吧。”
“实话说,平时踩雷的视屏看着挺好的,今天说五年店铺没新店好吃,也有点太离谱了。”
何深看回视频,正好播放在博主埋头苦吃之后夸奖的画面。
说实话何深作为资深打工人,吃过的炒粉不计其数了,虽然盒子里面的炒粉只剩下一半了,但能看出来用料扎实、锅气十足。
接下来是博主打开五年评分店铺的外卖,同样也是炒粉,模样没那么好。
但是博主还在说:“样子不好看,不代表不好吃是吧,今天说不定不会踩雷呢。”
接过博主吃了一大口之后,就皱着一张脸,“感觉吃过新店的炒粉之后,别的炒粉味道总觉得差了点意思。”
可能就是这么一句话,视频上飘出来的弹幕很多,都是在说她得太夸张。
如果只是单单说一家店好吃,大家可能都没什么反应,但是用别的店铺同类产品去夸别人,观众的逆反心理就上来了。
“我翻出来了,图片。jpg博主吃的应该就是这个店的炒粉。”
下面有人回复:“这个店叫莫阿嫲小吃店,笑死,名字土土的,能好吃到哪里?”
“我去看了,店铺破破烂烂的,一看就不卫生。”
“也不用这么以偏概全吧,店门是破烂了点,但是厨房看起来很干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