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屈原?
正在汉北流浪的屈原,说的是他吗?
看着天幕,眼里迸发出惊喜,第一时间想的就是,这是不是说他可以为楚国带回高产的粮种?
有了这粮种,楚国一定能够变得更加的强大。
开心。
楚怀王:“!!!”。
急了!
赶紧的,快去将他心爱的臣子找回来,快点去。
其他六国眯眼,特别是秦国,他们以后可是要统一六国的,暗杀什么倒是用不着,毕竟他能带回来二十公斤高产粮种。
看了天幕这么久,他们可是想要得很。
很快,秦惠文王就想到了一个主意,或许可以联合其他几国分一分这二十公斤。
若是不给,那么他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出兵将楚国给分了!
嗯!
当然这事想要成功也不容易,必须要好好地谋划一番。
天幕开始介绍屈原的生平以及他的经历,无数人在感叹,他对楚国的忠心耿耿,这样的臣子没有哪一个君王不喜欢的。
等介绍完了以后,男声开始朗诵屈原的诗词,“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楚怀王:“!!!”。
他心爱的臣子这是什么意思?
自己这个王上在他心里也是浑浊不堪的吗?
楚国的旧贵族们脸都黑了。
其他六国许多人眼睛都亮了,这句是不是可以利用一下啊!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
一句接着一句,哪怕是听不太懂的百姓都能感觉到这其中的沉重,更别说天幕还配上了悲伤的音乐。
这就是诗词的魅力吗?许多人都体会到了。
“恭喜屈原,祝你旅途愉快!”男声开口说出这句话就代表着第一个人的介绍就到这里了,那么接下来是谁?
“他一身仙风道骨,人称被贬下凡的神仙,他斗酒能做诗百篇,挥剑十步杀一人!”男声开口介绍下一个。
所有人都认真地听着,这人相当厉害啊!
杜甫看着李白的眼睛亮得很,他都没有想到,这么快就到自家偶像了,直接从战国跳到了大唐。
不愧是太白兄,实在是太厉害了。
“他的诗浪漫的要死,狂得要命,他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他就是‘诗仙’李白。”
苏轼同样开心地看着天幕,这么说他这次可以看到李白了,太好了。
始皇帝:“???”。
汉武帝:“???”。
唐太宗:“???”。
李白以前的位面也是懵的。
这跳跃的时间是不是有点长,这么长的时间里就没有一个诗人?
曹操呢?
他们记得之前好像提过的啊!
诸葛亮?
他不是有《出师表》吗?
为什么没有他。
本来还有些期待的曹操和诸葛亮,他们就这样被错过了。
不仅仅是他们在怀疑人生,自认为是诗人,写得还不错的文人们都有些不服气,他们倒是要看看,那个李白有多厉害。
按理说接下来就应该将李白的生平了。
结果,天幕开始播放视频。
明亮的客厅里,“来,宝宝,给大家背一首诗。”一个中年女人笑着鼓励自家三岁的女儿。
长得白胖胖的小姑娘穿得十分喜庆在一众亲人的期待下张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背完视频又变成了明亮的教室里,一个站起来的学生开口背诵:“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接着再转,一个接着一个学生在背诗。
李白以前的人,汪伦是谁?孟浩然是谁?
汪伦自己很震惊,没想到他竟然以这样的方式被未来之人知晓,这个朋友交得实在是太值了。
孟浩然点头,李白这个朋友很好,他非常喜欢。
最开始所有人都看着天幕里的小朋友背得十分流利。
他们心里明白出现在这些孩子口中的诗全部都是李白所做的。
已经好多首了,以为这就完了吗?
并没有。
接下来一首流利且有感情的《将进酒》让所有人都认识了李白,隐约感觉到他“诗仙”二字名不虚传。
“以为李白的诗就只有这些吗?不,不,不。”男声开始介绍,“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听得人好生快意潇洒。
唐太宗笑眯了眼睛,虽然不是他这个位面的,但只要是他大唐的,他都非常高兴。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这话一出,即便是各个位面的皇帝听到了都眼前一亮。
这等自信,这般的豪情万丈,青云之志倒是让龙凤猪三位陛下都想要见一见这位“诗仙”。
李白喝着酒,一边笑,一边又有些疑惑,这些都是他写的吗?
算了,不用在意这些,写诗对于他来说,容易得很。
杜甫目光中带着火热。
这就是他的偶像。
太厉害了。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这句一出,许多年轻人的血都热了,这也太潇洒了吧。
此时此刻,他们脑海里想象着诗中的画面,真的是好酷啊!
“更绝的来了哦!”男声这句话有些调皮。他的声音一落下,视频又出来了,只见一个高中生抓耳挠腮,最后一脸愁苦地喊道:“蜀道难,蜀道难,李白大大啊,背蜀道难那才是难上加难啊!”
这怨气!
隔着天幕李白都感受到了,随后喝了一口酒,直接就笑了。
下一刻,天幕就开始播放《蜀道难》的全部内容。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百姓们:“???”。
已经蒙了,完全听不懂。
各位面的学渣们完全能理解刚刚视频里学生的难受,这要背下来确实挺难的。
当然,各位面都不缺文学素养非常高的人,听着就忍不住沉醉其中,真的是好浪漫,情感强烈又豪放洒脱,这就是“诗仙”的功力吗?至少在这方面他真的很强。
天幕也留给观众时间去体会,去回味。
等时间差不多以后,视频又出现了,一个头发乱糟糟的女生露出一个脑袋,眼神幽怨地开口:“李白大大,我去你坟前送几瓶好酒,你能不能不要写太长的诗,我背不下来啊!啊!啊!”
李白:“!!!”。
这是不是太夸张了?
看着那个快要哭出来,好像又已经濒临疯癫边缘的女生,内心竟然生出一股罪恶感来。
嗯!
若是真收到酒的话,这个要求也不是不能考虑的。
“太白兄,你好厉害!”
杜甫直接夸。
学渣们同情地看着视频里的女生,瞧瞧把未来的孩子逼成什么样了,幸好他们不用背。
然而!学渣们不知道,李白以前位面的先生们已经拿好了纸笔,准备记下来,让自家学生背。
下一刻,视频就停留在女生书上的诗名上《梦游天姥吟留别》。
天幕开始读这首诗,上面还有相关的视频在播放着。
听不懂的依旧听不懂。
听得懂的仿佛一下子就被拉进了神奇的仙境,是那样的引人入胜,令人向往,甚至已经有人在想李白是不是真正的仙人,不然怎么可能写出这样令人身临其境的诗来。
然而!快到结束的时候,反转来了,竟然只是一场梦!
许多人跟着一起长声叹息。
“这就是李白,他出生在……”。
天幕接下来开始介绍李白的生平,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经历却颇为曲折。
一个个认真地听着,一个寄情山水,呼朋唤友,饮酒作乐的诗人形象已经出现在他们的脑海里。
许多人想象着李白为贵妃写诗的画面,狂是真的狂,写得好也是真的好。
遭殃的人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李隆基,他的位面,大臣们决定将自家陛下看得更紧一些。
“恭喜我们的李白大大,祝你旅途愉快,未来社会已经为你备了好酒,希望你能开心快乐。”看得出来,男声非常喜欢李白,结束语都不一样。
李白听到这话对未来就更加期待了。
“恭喜,太白兄。”
杜甫和高适再一次端起酒杯,三人笑呵呵地一饮而尽。
然而,他们的快乐并没有持续多久,之前或浪漫或激昂的音乐再次发生了变化,变得沉重而悲伤。
“他和李白被称为大唐‘最甜’双子星,一生只见三次,一辈子惺惺相惜。”男声的声音低沉得很。
李白看向杜甫,很是高兴:“子美,这说的应该是你。”
“嗯嗯嗯!”
杜甫点头,他也想要和太白兄一起去未来旅行,一定非常有意思。
高适很想打断两人,听这音乐,这声音情况不太对头啊!
但看着他们在兴头上,算了,先让他们高兴一会儿吧。
“他是千古留名的诗圣,他的诗被称为是诗史。”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知道是谁了。
天幕在继续,“他眉头一蹙补全半个乱世,他就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唐太宗皱眉,按照时间来算的话,李白和杜甫都经历过安史之乱。
“有人说李白从未老去,杜甫从未年轻。”男声这话一落下,开心的李白皱起了眉头,杜甫一脸的疑惑,摸着自己的脸问两位好友:“我现在很老吗?”
接着男声就开始介绍杜甫的生平。
年少成名,早年游历,在这过程中写下了三位陛下都熟悉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呃!
所有人都觉得挺好的啊,怎么音乐还是这么的低沉。
知道杜甫经历的在叹气,不知道的也有种非常不好的预感。
遇到李白,一起游山玩水,嗯,就是他们现在这个时间,很是开心快乐。
直到“野无遗贤”的闹剧出来以后。
三位陛下直接皱起了眉头,唐玄宗时代的大臣们目光都有些凶狠,这样的事情皇帝竟然还信了!
李隆基:“???”。
作为本人,他也很震惊好吗?
那个时候的他脑子真的没有问题吗?或者真的是被鬼上身了?好可怕啊!
第182章
听到这里,知道唐史的唐太宗有种非常不祥的预感,而他们臣子们一个个更是气愤万分。
荒唐!
实在是太荒唐了。
就算是被天幕选中的三位陛下都不可能自信到相信所有的大才全在朝廷这样的蠢话,李隆基竟然信了。
这已经不能叫自信了!
是昏庸。
昏庸到极点。
魏征的脸都黑成锅底了,若是李隆基在他的面前,他不喷死对方都很有可能伸出双手掐死对方。
高适,李白:“!!!”。
听到这里,也惊呆了啊!
两人纷纷侧头看向杜甫,后者此是一副目瞪口呆壮,怎会如此?
李白眼见小友吓坏了,端起酒碗低了过去,“子美,来,喝口酒压压惊。”
三人都一饮而尽,震惊没有了,但心里依旧不太好受。
唐玄宗时期的士子们有些慌了,全部落选?
他们还去考吗?
李隆基以前的位面,无论是皇帝,达官贵人还是老百姓都表示自己大开眼界了。
甚至有人撇嘴说道:“既然野无遗贤,那何必举行科考,这不是折腾人吗?”
天幕在继续,介绍着杜甫在长安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最终为了生计不得不接受学无所用的小官。
这样的视频再加上男声的旁白听得许多正在仕途挣扎或者报国无门的士子难受不已,因为这些的经历实在是太令他们感同身受了。
更令人难以接受的事情发生了,沿途体会到了下层百姓的苦难,探望妻子时发现小儿子竟然饿死了,这其中的痛苦单单是想一下就难以接受,更别说杜甫本人。
“他写下了《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那字字句句听得人揪心不已。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更是让无数的百姓痛哭起来,有人回想着饿死的亲人,看着天幕泪流满面,他们想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唐太宗看着直接就哭了,朝堂上的气氛非常不好。
始皇帝在皱眉,汉武帝看着天幕心情也很是沉重。
杜甫:“!!!”。
看着眼前的酒菜,脑海里就想着他小儿子饿死了这件事情,看着天幕,有点不敢相信,真的会发生吗?
李白和高适也愣住了,听到这样的事情,谁心里能伤心难过。
但这并没有结束,“安史之乱”爆发,战火来袭,百姓流离失所,更是让人心都提了起来。
被困长安时,写下了《春望》。
听得许多人都痛哭不已,特别是此时正在经历战乱的位面。
天幕介绍着杜甫在这段时间的经历,感受着战争带来的苦难,创作了不朽得到史诗,三吏三别。
开始念着里面的内容,无一不展示着民不聊生的凄惨景象。
杜甫,李白,高适等人听得心惊,这还是他们心目中的大唐吗?
唐太宗已经擦了好多次的眼泪,看史书的时候心里就特别难受,但听着天幕所念的内容仿佛将苦难具象,使得他感受得更加深刻,到最后已经泣不成声了。
这就是诗的魅力吗?
百姓们只感觉到沉重和压抑。
其他各个位面的皇帝和文武百官,他们都没有想到被天幕那样夸的大唐竟然也有这样的一面。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生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
男声用低沉的声音念出来,这一刻,天幕之下没有一个观众能笑得出来。
所有人的感受基本上都差不多,苦,实在是太苦了。
天幕继续介绍,客居秦州,漂泊蜀中,归乡途中,波折丛生,漂泊无定,饥饿困苦伴随着他的晚年,最终死在了前往岳阳的小船上。
男声描述得非常详细,声音也充满了感情,所有人听着想象着那样的画面,哭成仿佛会传染一般,此时此刻困苦的人们不知道是在哭杜甫还是在哭他们自己。
而男声最后念的是一首《登高》。
“风急天高猿萧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低沉的声音,配上沉重的音乐,让听到这首诗的所有人内心好像都像是被压着一块石头一般,堵得难受。
他们终于明白杜甫为什么叫诗圣?也终于知道为什么会有哪一句“杜甫从未年轻过”的话了。
他的诗明明心怀天下,忧国忧民,可在那样的历史动荡下,他人生的后半程几乎被苦难填满,听着天幕这样的介绍,谁又能轻松得起来。
杜甫迷茫地看着天幕,撇嘴想哭,又没有眼泪,最终只能看向李白,“太白兄。”
李白又能好到哪里去?
只能张开双臂,“子美,无妨,还未发生。”
杜甫和他拥抱。
高适看着两人,独自喝着酒,他很清楚,战火影响的绝对不止子美一个人,他和太白也在其中。
天幕没有再说话,只是播放着音乐,留一些时间给观众朋友去体会,去缓解,去消化。
等到差不多的时候,男声的语气轻松了一些,“太宗陛下。”
红着眼睛流着泪的唐太宗听到天幕叫自己,抬头去看,“去未来旅行一定要好好照顾我们的子美哦。”
这完全不用天幕说。
“不仅仅是我们的诗圣他值得,还因为他是你的六世外孙哦。”
唐太宗惊了一下,随后哭得就更厉害了,若真是这样,明明身负皇家血脉,却穷困潦倒郁郁不得志,关键是明明那么有才华啊!
别问!
问就是非常难受。
唐太宗一边哭又一边想了那孩子的遭遇,心里恨不得将李隆基拽过来暴打一顿,都是这不孝子孙的错。
而他的臣子们也能理解陛下的心情,别说陛下了,就是他们的后背中有这样的孩子,骄傲的同时更多的是心疼。
正在安慰杜甫的李白:“!!!”。
感觉不需要再拥抱了,天幕都这么说了,只要朝廷还有聪明人都知道要厚待子美。
也挺好的!
他真心地希望那些战争和困难都不要发生。
“恭喜我们的杜甫,祝你和李白在未来旅途愉快。”男声的声音恢复了平常的调子。
杜甫想到明天就能和太白兄一起去旅行,心情稍微好了一些。
高适目光紧紧地盯着天幕,他们三人一起的,太白过了是子美,子美过了是不是就应该自己了?
“他是‘诗魔’,十六岁凭一首诗名动京城。”男声继续介绍下一位,“他写诗力求通俗易懂,‘老妪能解”;他忧国忧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其他位面的人,又是唐朝的?
唐太宗高兴的同时又有些忐忑,担心又是一个像杜甫那样悲惨的诗人。
唐朝后期以及后面的位面许多文人已经猜到了他是谁。
“他就是‘长恨歌主’,香山居士,白居易。”男声开口说道。
接着直接播放他的作品!
最缠绵的诗《长恨歌》,天幕一字一句地念着,李隆基的心啊,冷飕飕的,总感觉身边的人看他的目光怪怪的,导致他都不敢去想已经被还回去的贵妃了。
呜呜呜!
他这个皇帝现在当得好生憋屈啊!
许多人都听出了这首诗里的遗憾,而始皇帝和汉武帝已经在思考,为什么诗人都在唐朝?
他的大秦(大汉)一个入选的人都没有。
不行!
去了未来得查阅一下相关的史料,看看问题出在那里,再针对性的解决。
《问刘十九》很温暖,“有酒,有故事。”
《卖炭翁》一出,直接就让人有想哭的冲动,“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特别是底层的百姓,那是深有体会,感觉活着真的是好难啊!
《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
一首接着一首。
所有的观众都沉醉其中。
真的是好有才华!
白居易本人笑看着天幕,能去未来旅行,能见到三位陛下,能和李白,杜甫把酒言欢,美梦都不敢这么做竟然明天就真实地发生了,真是太开心了。
等介绍完他的作品,天幕才开始介绍生平。
“欢迎白居易,祝你旅途愉快。”说完这话,男声继续介绍下一个,“他是‘诗佛’,他是盛唐第一美男子,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就是山水田园派诗人王维。”
唐朝以外的其他人都麻木了,这都四个了,还是唐朝的。
和之前一样,直接上作品。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红豆》《山居秋暝》……。
一首接着一首,观众朋友们听了以后就有些明白他为什么叫“诗佛”。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
如诗如画,美不胜收,这也是诗的魅力。
接着天幕介绍王维的生平,众人发现,他竟然和李白,杜甫是同一个世界的人。
不仅仅各个位面的皇帝在想,其他的文武百官,老百姓都在想,难道是乱世才出大诗人?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天幕上一个小女孩认真地背着诗,稚嫩的声音清亮干净。
接着又变成了另一个年龄十岁左右的男生:“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人物再换,诗也在换,一个接着一个,一首接着一首。
古人们特别是那些学渣们都有些同情未来的学生了,是不是历史上流传到未来好的诗他们都需要背啊!
好可怜!
要背那么多。
等到终于背完以后,开始介绍孟浩然的生平。
没有人意外,依旧是唐朝的,看着天幕,屈原都不知道自己该高兴还是该孤单。
李隆基以及他的文武百官非常高兴,算了算,天幕讲了六位诗人,他们的世界就有四个,能带回来多少东西啊!
其他位面的人不说话了。
这次应该是唐朝专场了吧,始皇帝和汉武帝都能想象二凤那灿烂的笑脸有多嘚瑟。
第183章
“欢迎孟浩然,祝你旅途愉快。”
男声说完这句话,声音带着笑意,“太宗陛下,大唐的诗人们,我知道还有许多著名的诗人,但在这里只能很遗憾地告诉大家,名额不够,只能到这里了。”
唐太宗:“!!!”。
想着政哥和猪猪都没有,还可以借啊!
天幕简直就是在明晃晃地提醒自己借名额啊!
嗯,只要不傻应该都能想出来。
立刻就拿出手机开始发消息。
始皇帝和汉武帝想都不想就同意了。
礼物是他们的就行。
其他位面的皇帝和文武百官看着天幕十分无语,这么明目张胆地作弊真的好吗?
这样明晃晃的偏爱会让他们心里不平衡的好吗?
不管他们怎么想,天幕继续,“恭喜我们太宗陛下,从始皇帝和汉武帝那里一共接到了四个名额,那么,我要提醒接下来的四位大唐的诗人,两位必须借给太宗陛下的名额条件是礼物归始皇陛下和汉武陛下。”
唐朝的诗人们,礼物虽然很重要,但借来的名额,他们能去未来看看已经非常满足了,不能贪心太多。
因此很快就接受了。
唐太宗笑。
唐朝的诗人们非常感动,没想到还能得到另一个位面太宗陛下的庇佑,真是太好了。
第一个是谁呢?
大唐的人都想要知道。
而其他位面的人漠不关心,是谁重要吗?反正不是他们世界的,所以一点都不期待。
“哇,又是玄宗皇帝时期的一名诗人。”
李隆基和文武百官很开心。
老百姓也非常高兴,幸福真的是来得突然又激烈,之前一个都没有,现在一下子去那么多,开心得都有些怀疑是不是他们在做梦了。
没有礼物有什么关系,去未来世界的人越多说不定改变他们的世界就越大。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国破家亡之际,诗人辈出,并非巧合。”
李隆基等人以及这个世界的百姓们,一瞬间就高兴不起来了。
其他位面的人内心倒是平衡了。
天幕继续介绍,“他一顿酒就把孟浩然给喝没了。”
孟浩然:“!!!”。
他没了!
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被下毒了吗?
事实上这样想的人不少,包括李杜。
谁啊!
那么可恶恶毒。
“他是唐代边塞诗的鼻祖,他素有‘诗家天子’美誉,他是七绝圣手,王昌龄。”
王昌龄:“!!!”。
其他的先不说了,现在最在意的就是自己将孟浩然喝没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嗯!
这个问题去了未来一定要弄清楚。
接着开始作品介绍。
《出塞》,《芙蓉楼送辛建》,《从军行》……。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诗汉武帝十分的喜欢。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就是诗人表达友情的方式吗?牛!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斗志昂扬,慷慨澎湃。
……
等作品结束以后,观众朋友也了解到了什么叫边塞诗人,不少人都很喜欢这样的风格。
接着天幕开始介绍王昌龄的生平。
王昌龄和孟浩然在认真地听,认识两人的李白,杜甫,王维等人也听得非常仔细,他们想知道喝没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好在天幕也没有卖关子,将这件事情说得非常仔细。
观众朋友很无语。
孟浩然脸都忍不住红了,怪谁啊!
就怪自己管不住嘴,和少伯安全没有关系好吗?
王昌龄在怪自己,不应该心软,大夫都说了不能吃鱼,就应该全程盯着不让浩然吃的。
李白,杜甫等人倒是有些理解了。
诗人吗?
谁还没有点嗜好,若是不让自己喝酒,估计宁愿死了算了。
而最生气的肯定是各个位面的大夫,明明都再三叮嘱了,不能吃,偏偏不行,丧命了吧!
真的很想来一句,活该!
他们最讨厌的就是不听话的病人。
“恭喜王昌龄,祝你旅途愉快。”
男声说完,唐代的诗人都开始紧张了起来,只剩下三个了,会是他们吗?
“他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情诗王子,和杜牧并称‘小李杜’。”
小李杜?
观众朋友愣了一下,接着就想到了李杜是谁?
“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他就是用典狂魔,李商隐。”
李商隐笑了,终于轮到他了。
杜牧也笑了,既然刚刚都被提到了,那么下一个一定是他。
其他的唐代诗人紧张了,他们显然也想到了下一位是谁,若真是那样,就剩一个名额了。
高适:“!!!”。
这要是不是他,之后三人的旅行他是不是最没见识的一个了。
一定要是他啊!
依旧是作品展示,众人领略到了和刚才边塞诗完全不一样的另一种风格。
《锦瑟》,《夜雨寄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春蚕到时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凄美缠绵,精致又细腻,让听到的人都能沉醉在他想要表达的情感之中。
始皇帝和汉武帝看着天幕,他们不是不会写诗,但可以肯定的是绝对比不上天幕提及的这些诗人,有没有可能是因为他们太过无情了?
当然,两人并不觉得做一个冷酷的君王有什么不好的。
接着开始介绍李商隐的生平。
结束以后,依旧是他们熟悉的那句恭喜,祝旅途愉快。
下一位了。
“他是最会投胎的大诗人,是唐朝诗人中为数不多的军事天才,献计平虏深谙孙子兵法,他就是风流才子,杜牧!”
果然!
杜牧虽然猜到了,不过,听到天幕这么说,一颗心落到了实处。
《江南春》,《清明》,《泊秦淮》……。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遇断魂。”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岸犹唱后庭花。”
……
写得真好!
杜牧以前位面的学渣们,他们现在就想知道未来的学子到底要背多少首诗。
这么一想就感觉他们好惨啊!
在天幕介绍杜牧生平的时候,唐代的诗人们在紧张着这最后一个名额。
到底是谁?
“他是大唐反骨第一诗人,长安嘴炮王,打不死的小强,他就是‘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的疾风诗豪,刘禹锡。”
白居易很开心,能和好友一起去未来旅行,人生一大幸事。
刘禹锡:“!!!”。
听着这形容,怎么不太像是夸奖啊。
接着开始介绍他的作品和生平!
大唐之人都非常高兴,天幕说得没错,他们的大唐真的是人才济济啊!
其他位面的人松了一口气,终于结束了,九个啊,这也太多了吧。
赵匡胤期待的同时又有些忐忑,轮到他们宋朝了吗?
他希望都是开心的,乐呵呵的。
但可能吗?
“唐诗指的是唐朝诗人的诗,为唐朝……”。天幕开始介绍唐诗,大唐的人听着那叫一个骄傲,“名额有限,还有许多著名的诗人,王勃,李贺,韩愈,柳宗元,贺知章,陈子昂,王之涣……”。
听着天幕念着自己的名字。
唐朝的诗人们开心的同时又有些遗憾。
“没有入选只是因为名额不够,并不代表他们的诗就比不上入选的,请大家多多担待和理解。”
唐朝诗人们点头,理解,就刚刚天幕念的那一串名字,要是都去的话,那队伍可是相当的庞大,想想都知道不可能。
已经十个人了。
接下来应该也没有多少名额了。
“在宋朝有那么一个人,他凭一己之力将宋词推向一个新的台阶,让宋词与唐诗不分上下,他是美食博主,也是旅游达人。”
听到天幕这么介绍,观众们觉得这人好生厉害。
唐诗已经够璀璨夺目的了,那宋词又将怎么样呢?
宋朝以前的位面都好奇起来。
赵匡胤的心略微有些稳了,这开始听起来应该不是悲剧。
“他就是一代文豪,古代文学家天花板,苏轼!”男声开口说道。
苏轼本人:“!!!”。
这就到他了,想到未来那么多好吃的,好玩的,高兴得很。
“苏轼,东坡居士,东坡肉,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羹等等都是他发明个的美食。”随着男声的话一出,天幕就放出了一道道美食,看得人嘴馋不已。
李白等人乐呵呵地看着,他就说嘛,文人有点小嗜好才是正常的。
其他人听着,这人听着有些忙碌啊!
“他一生风雨,却泰然处之,他豁达开朗,潇洒乐观。”
话落就是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词一出所有人眼前一亮,东汉末年的孙权,周瑜等人特别喜欢这首词,写得太好了。
豪迈,潇洒,他们都能想象得出作词之人心胸之宽广。
接着天幕就介绍道:“这是苏轼被贬黄州后,游览赤壁山所著,还有《赤壁赋》,《后赤壁赋》。”
内容开始一一被念了出来。
这就是文豪大家的功力吗?
真的好厉害,写得好不说,也将他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准确地传递给了每一个人。
所有人多知道,被贬黄州,苏轼的心中应该是苦闷的。
接着,天幕接续说:“工作之余,他带领家人开垦了城东一块坡地,帮忙填补生机!”
呃!
好像又不完全是苦闷,特别是看着天幕中东华人物一边垦地,一边擦汗,嘴上还说着,“从此以后我就是东坡居士了。”
观众们的心情都跟着好了起来。
他真的好乐观啊!
第184章
天幕继续介绍,“中秋佳节,苏轼差至密州,看着天空中的明月,无比思念他七年未见的胞弟苏辙,创作了一首最美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有些不开心,他和弟弟感情深厚,怎可七年不见。
苏辙:“!!!”。
很开心,这是兄长专门为他写的,那一定要好好地听一听。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就着舒缓的音乐男声非常有感情地朗读起来。
才到一半,苏辙眼睛都已经红了,呜呜呜,兄长实在是太孤单了,嗯,等忙完了这阵子,一定去看看,陪陪他。
其他观众,好些人已经沉醉在这美妙的词曲之中。
这就是大文豪的功力吗?
好生厉害!
听听人家思念人做的词,再想想自己,算了,比不了,完全比不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最后一句落下,文人们眼睛一亮,李白,杜甫碰杯喝酒,美,妙,绝,写得实在是太好了。
呃!
就在这个时候,两人想起了他们这次旅行是三人行,吞下口中的酒,齐齐地侧头,看着整个人呈灰色状态的高适。
“达夫,莫要难过。”李白拍着他的肩膀说道:“来喝酒,为‘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杜甫接过下一句话。
高适看着两人,端起酒杯,笑着说道:“你们欢,合,晴,圆。我是悲,离,阴,缺。”话落,大声地说道:“干了”。
三人一口将酒喝完,接着抬头齐齐地看着天幕。
作为文化造诣非常高的他们,天幕这次的主题对于他们来说真的是盛宴,是享受,无论是听自己的,还是听别人的,那都是人生一大快事。
欣赏着另一个位面写的词,苏轼笑了,写得还可以,没有丢他的脸,就在这个时候,王安石带着皇帝宋神宗出现在他的面前。
在知道《宋史》以后,王安石就处于极度忧思,焦虑,恐惧的状态。
每每想到几十年后发生的事情,他就夜不能寐,好不容易睡着都会被噩梦惊醒,改变是一定要的,但从哪里着手,具体要怎么做,他混乱的脑子到现在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计划。
他这样的状态被宋神宗看在眼里,再想到太祖皇帝和王安石看《宋史》都吐血晕倒过,很轻易地就猜出了他有所隐瞒,并且还和他这个皇帝有关。
选择直接逼问。
王安石再三提醒对方要做好心里准备之后,仔细地将后面的事情说了出来。
还没说完,陛下就晕过去了。
断断续续好几次,才将整个《宋史》说完,然后晚上觉都睡不着的人变成了两个。
甚至宋神宗比王安石更加焦虑,毕竟这是他大宋的江山啊!
他们很清楚,天幕不待见宋朝,所以也不觉得这次上榜的人会有他们这个位面的,谁能想到惊喜来得这么突然。
接着,王安石就想到了上次一次旅行的诸葛亮。
眼睛一亮,他们的宋朝怎么找也要比三国时期要好得多吧,自家陛下再怎么着也比刘禅聪明吧?
旅行团有三个明君,让苏轼去请教他们,然后陛下和自己按照他们说的做就好了啊!
这个想法一出,宋神宗立马点头,他也受不了这样煎熬的日子,不管能不能行,试试又不会有什么损失。
天幕再继续。
其他观众沉醉在苏东坡的作品中时,苏轼本人听完他们的来意后,整个人都有些懵:“!!!”。
所以,这么令他骄傲的大宋,已经沦落到要请外援的地步了吗?
看了看自家陛下。
皇家威严呢?
面子都不要了吗?
要知道他们去未来的行程绝大部分天幕都是会直播的。
“子瞻啊!”王安石抓住苏轼的手,热泪盈眶地说道:“我们大宋能不能改变命运就全靠你了。”
这话说得苏轼压力好大啊。
想要深呼吸缓解一下。
嗯?
什么味?有些臭啊!
看着对面憔悴的王安石,多久没洗澡了。
他选择忍了,毕竟如今说可是关系到江山存亡的大事。
至于同意与否,陛下都亲自登门了,他根本就没有反对的权利吗?
接着宋神宗和王安石两人就大宋的情况仔仔细细地给苏轼说了一遍。
听得苏轼心惊胆战,他就守孝三年而已,怎么就变得这么糟糕了。
内心好生沉重。
“我们欢迎东坡先生,祝你旅途愉快。”就在这个时候,天幕熟悉的男声响起。
苏轼抬头看着天空,这就结束了,他全错过了。
算了!
他的经历什么也不是那么重要,大宋更重要。
于是三人继续商讨,绝大部分时候都是宋神宗和王安石在输出,苏轼在接收。
天幕开始介绍下一个。
“他是文人里最能打的,是武将里最有文化的。”天幕的音乐都带着几分铁马冰河的气势,男声的声音更是非常响亮。
李白听到这话眉头一挑,文人里最能打的?
去了未来有空要切磋一下。
实际上但凡沾了一个“最”字,就难免会引起旁人的不服,特别是自诩文武双全的人,还有那些博览群书的武将们,一个个都在盯着天幕看,他们都想知道这样被天幕夸的人是不是名副其实。
“他是率领五十骑兵就敢硬闯敌军大营并活捉叛徒的铁血将军,他把豪放派的词风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文能提笔填词,武能上阵杀敌,他就是‘词中之龙’辛弃疾”。
正在努力唤起南宋君臣抗金热情的辛弃疾:“!!!”。
是他!
他位面的南宋皇帝和文武百官:“!!!”。
是辛弃疾!
现在怎么办?
那个热血分子天天都想着北伐,可他们不太想啊!
龙凤猪三人却敏锐的发现了,天幕对南宋的武将有那么一点偏爱。
岳飞他值得,而接下来的辛弃疾估计又是这样的一个令人惋惜的将领。
其他的观众们准备认真地听下去,辛弃疾的第一个作品出现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豪迈的声音响起,“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实际上前面两句出来,就已经征服了不少人。
男声在继续,这首词并不长,很快就念完:“可怜白发生”。
岳飞听着想哭,文天祥看着天幕同样难受不已。
“豪迈的将军,豪情的壮志,在现实面前,只剩下遗憾和悲伤。”
这次让所有人听了都忍不住惆怅。
各个位面顶级的武将们,行吧,就这一首他们就已经心服口服,带五十骑兵他们也敢闯敌营,但真做不出这样好的词来。
紧接着就是下一首,《永乐遇·京口北固定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男声继续念。
孙权眼睛亮,这词写得好!
他喜欢得紧。
“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六岁了,他一生赤子之心,追求收复河山,却一生未能如愿,临死依然含恨。”男声说到这里,声音格外的沉重。
观众们听得又何尝不难受。
始皇帝,汉武帝,唐太宗都想不明白,收复河山是多好的事情,有才又有能力,南宋的那些皇帝都是些猪脑子吗?
怕什么啊!
“他写下了最动人的爱情词,《青玉案·元夕》。”说完男声就开始念了起来。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话一出,所有人仿佛都能想到那样一副画面,如此美丽的相遇,谁有能不心动。
……
一首接着一首,介绍结束以后又开始说起他的生平和经历。
宋朝再一次出现在众人的眼前,赵匡胤已经有心理准备了。
不过即便是这样,还是非常的难受,也很是愤怒生气,真以为偏安一隅就能长治久安,一直太平下去。
做梦!蠢货!
一直忍,一直让,最终的结果就是被打死,嗯,他的宋朝就是这样被葬送了的。
而其他位面的人听得那叫一个憋屈啊,为什么不让人打啊!
“据说他临终前都还在大呼‘杀贼!杀贼!’”
这话一出,想着他的壮志未酬,想着他这一生,好些人的眼泪都掉了下来。
唐太宗时期的武将们手撕了南宋皇帝的心都有了。
而此时他们真的是万分庆幸,遇上了他们的陛下,否则,要换成南宋的那些皇帝,他们估计也得憋屈死。
“那么,恭喜我们的辛弃疾,祝你旅途愉快。”
辛弃疾:“!!!”。
他才是最难受的,单单是想着那个位面自己的经历,他就觉得眼前一片黑暗!
不!
或许去未来是个机遇,他可以向三位陛下请教。
嗯!
从未来回来以后,他的影响力肯定会增强不少的,继续坚持,不要动摇,一定能改变未来的。
“她是北宋第一赌神,逢赌必赢,还为后人留下了赌博攻略。”男声继续介绍下一位。
观众们:“???”。
是不是跳主题了!
不是说诗词吗?怎么说到赌博了。
好些人都有些蒙了。
各个位面好赌之人眼睛一亮,他们做梦都想逢赌必赢,这样的攻略可以给他们一份吗?
他们不白要,出钱买。
“她是能把自己喝懵的酒鬼。”
李白很开心,去未来还多了一个酒搭子,就挺好的,他馋未来的酒很久了。
“她狂傲至极,北宋许多的词坛大家都被她怼过,她说,柳永的词……。”男声继续介绍。
柳永:“!!!”。
这人真讨厌。
“苏轼,欧阳修……。”
再次被点名的苏轼抬头看着天空,他音律不齐?
欧阳修笑了笑,确实是很狂。
第185章
其他人的词观众们没有听过,但苏轼的是刚刚才介绍过,明明写得那么好。
天幕都在夸的。
嗯!
这人确实很狂!
就这还没完!
“王安石,曾巩……。”
听到自己的名字,王安石的思路被打断,然后,嘴角不断地抽搐,这是狂上天了吧。
曾巩,他招谁惹谁了。
李白倒是笑得很开心,狂一点怎么了?
只要有这个实力就行。
其他人直接被这样的介绍勾起了好奇之心,王安石他们还记得,上次旅行的名相中就有他们。
“她父亲是苏轼的学生,她是苏轼的徒孙。”男声继续介绍。
谁能想到还有这样的渊源。
好些人笑得更开心了,包括苏轼的弟弟苏辙,文人之间的互怼很正常,他想兄长此时的表情一定非常有趣。
苏轼:“!!!”。
他被自己徒孙给怼了!
宋神宗和王安石看向苏轼,眼睛又亮了,想要知道他徒孙是哪一个?
东坡居士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回答,还是等着天幕介绍吧。
“她就是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李清照。”
刚刚成亲,此时正在天幕之下支着摊子一边打马吊一边听介绍的李清照:“!!!”。
是她!
另外三人也很震惊。
她的新婚丈夫看着天幕,久久不能言语,自己好像去了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娘子啊!
知道李清照是谁的其他人。
强啊!
千古第一!
这个称呼好生厉害!
谁不羡慕。
其他位面的人:“!!!”。
好些人都愣住了,铺垫了这么多,竟然是一名女子。
回想着之前介绍的诗人,词人,每一个的作品都是相当的优秀,甚至可以说每一个都自成一派,有着他们独特的风格。
如今冒出一个女子来,天幕之下的观众无论男女都十分的吃惊。
正在忙碌的吕雉吕姑娘笑看着天幕,女子又如何?
哼!
以陛下的能力,只要朝堂有她的一席之地,她一定也能名留青史的。
女皇陛下的位面,包括女皇陛下在内的许多女子看着天幕的目光都带着欣赏,她们和那些第一时间就怀疑这女子能不能和其他的诗人,词人相比不同。
在她们看来,性别就不是问题,既然天幕选择了她,那她一定是担得起“千古第一才女”这个称号的。
“首先让我们欣赏易安居士李清照的成名之作《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男声开口说道。
刚刚被怼的王安石和苏轼都停了下来。
再着急也不差这点时间,他们倒是要看看,这小丫头有什么资格说他们。
柳永,曾巩,欧阳修也是同样的想法。
“昨夜雨疏风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宋朝的词人默了。
他们虽然不觉得自己比她差,但也不得不承认,这词写的相当好。
“在未来的世界,这首词被唱了出来,喜欢它的人非常多。”男声说完就播放了这首歌。
李清照认真地听着。
其他观众也在认真听。
好听!
他们都清楚,关键还是这首词好!
一首歌结束以后,男声继续介绍,“接下来这首词依旧被未来之人广为传唱,《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男声先是念词,接着在播放歌曲。
这就是婉约之美,格调清新,意境优美。
接着是《声声慢·寻寻觅觅》。
男声慢慢地念出来,这次文人们都沉默了,果然能上天幕的就没有等闲之辈,千古第一才女,果真名不虚传。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众人听完,直接就笑了。
李白笑得最大声,因为他们都知道这“酒鬼”之称从何而来了。
李清照自己完全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一首接着一首。
中间还穿插了一首诗《夏日绝句。》
听懂了的人都在感叹,好些人都很想说一句,宋朝啊,就不能争气点吗?
哪怕经历了很多次的赵匡胤依旧忍不住难受。
文人们从她的词中就能听出她生活环境的变化,有时候就是这么无力,哪怕他们满心的悲愤,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阻止不了战争,苦难的发生。
接着介绍李清照的生平。
不出所料,国破家亡,她也不能幸免,最后在孤苦,凄凉中离世。
文人们,特别是宋朝的文人们内心那叫一个难受啊!
而大唐的人,特别是唐太宗位面的那些文人书生,他们想,若是这位易安居士活在他们的世界,一定会备受追捧,过着属于她应该过的幸福肆意狂放的日子。
怜惜的同时又觉得可惜。
生错了时代。
“他一生爱国,历任四代皇帝,五起五落,但爱国之志始终不渝,他就是南宋的爱国诗人陆游。”
赵匡胤:“!!!”。
这一次他大宋的人数有些多啊!
虽然很有可能每一次介绍都会难受一次,但去未来的人越多,改变的可能性就越大,想到这里,看着天幕的目光里迸发出无限的希望。
用宁导游的话来说,加油啊!
未来是可以改变的。
其他位面的人面无表情地看着,因为他们越听就越是讨厌南宋的皇帝,朱元璋说得没错,晦气得很。
天幕一开始播放陆游的诗就是一首《示儿》。
明明只有短短的四句,却让所有人听得都想哭。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也是诗人发出最后的抗战号召。”男声开口说道。
此时正准备参加礼部考试的陆游:“!!!”。
刚刚还挺开心的,自己能向岳元帅那样去未来旅行,能带回来好东西,能拯救大宋,收复河山。
结果第一首就是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