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大臣听到朱允炆这个解释顿时哑口无言了。
“陛下,其实可以将早朝的时间推移一些,等陛下接受完太祖高皇帝的教诲之后再上早朝。”黄子澄建议道。
“那怎么行,国家政务要紧,朕设立内阁就是为了更为高速有效的处理政务,这早朝都推延了,政务处理还有何效率可言?”朱允炆严词拒绝道,想让我上班,门都没有。
“这,”黄子澄还想再找找理由。
“好了,今日就到这里,诸位爱卿还是还有工作要做,诸位爱卿在此当值,劳费心神,以后每日正午为爱卿准备午餐,不能苦了我大明的国家栋梁。”朱允炆对着太监吩咐道。
吃饱了才好干活,要想马儿跑就得马儿吃饱草。
古人还真就是习惯吃两顿饭,早饭和晚饭。当然那也只是对于没有钱没有粮的平民百姓而言。
“臣等谢陛下圣恩。”四人拜道。
“不必,诸位爱卿辛苦了,朕还有其他事要去做。”朱允炆说道,摆摆手就走了。
四人见礼。
朱允炆又回到了自己的书房品起了茶,看到自己昨天写写画画的东西。
“水泥,玻璃,肥皂。这三样东西的话有助于我改善生活质量。对,肥皂是很重要的,小文奎这个小孩子最是容易染病,得搞肥皂。而且,那块猪胰脏制作的肥皂,油油的,不好,不好。”朱允炆说道。
主要就是朱允炆他很不喜欢那种油滑滑感觉。
大明宫廷御用的香肥皂就是用猪胰脏制作的油性肥皂,有些油所以还可以润肤,平民用的大多就是皂角了,两者都有个共同点,就是效果差。
肥皂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东西,在这古代,不讲卫生可很严重的,一点小病都可能要了小命。
朱允炆把自己想到的制作肥皂所用到的原料和方法写到之上,这也是他的大概记忆,他根据就没有尝试过,只是知道一个大概的步骤和原理,距离制作出一块合格的肥皂还有很长一段路,这就需要工匠去摸索了。
“大伴伴,进来。”朱允炆喊道。
“万岁爷,奴婢在。”
“你把这个送去给宫廷里负责制作香皂的匠人,让他们按照这个方法去制作新型肥皂。”朱允炆说道。
“等会,我再加一句话。”朱允炆说着有拿着笔字啊纸上写到:
实践出真知,多多尝试,逐步改进。
朱允炆是怕那些工匠被自己的皇威给吓住,万一这些工匠依据自己方法制作,不敢作任何的更改,那就是作茧自缚了。
“你告诉他们,新型肥皂的制作给他们三天时间,三天之后,举办宫廷肥皂大比,比谁制作的肥皂更好用,用料更便宜,制作更简单,比赛冠军授予肥皂博士的称号。”朱允炆说道。
“奴婢这就去。”太监捧着朱允炆的杰作退了出去。
“又是一项发明啊,现在有了宫廷蜂窝煤大比,还有宫廷肥皂大比,日子就要精彩起来了。”朱允炆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