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对于现在的朱棣而言,他的野心已经鼓胀了他的整个胸腔,现在缺乏的就是造反的理由和造反的力量。
力量可以慢慢培育,但是理由,不是那么好找的。
“而且,这不只是大义,更是力量。”姚广孝在朱棣颅内即将高潮的时候又给加了一个档。
“力量?”朱棣脑子还在即将高潮的临界点,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藩王守国门,无兵何以守,无粮何以守。”姚广孝点拨道。
“无兵,无粮,无兵,无粮。真是天助我也,天助我也啊。”朱棣彻底的颅内高潮,仰天大笑。
朱棣大笑,姚广孝只是陪着小笑。
还有一句姚广孝没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不是你爹的套路么,你就尽管好好学吧。
高潮过去,朱棣浸入贤者模式,又看着信件,理性的问到:“但,他说我爹给他托梦,指出了大明的三道防线,这三道防线到底能不能护佑我大明?”
“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才是最关键的防线,也就是王爷您还有您的几位兄弟,曾经与太祖高皇帝一同征战北元,才有能力能够守住这第一道防线。”姚广孝分析道。
“第二道防线也只是能说是具有一定的作用,用于补充第一道防线的力量。居于二线的王爷大多没有见识过那些北元人在战场上的凶残模样,而且居于二线,便会滋生惰性,久而久之,这道防线并无大用。”
“而那第三道防线则是些闲散王爷,他们能起到的作用并不大。”
“但,死道友不死贫道,若是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都被攻破,那这第三道防线的唯一作用就是拖延时间,为皇帝南迁做牺牲。”
听到姚广孝这样的一番解读,朱棣也不由的怀疑了起来,自己的爹,真的就只是这样的打算么?
“可是?”
“王爷,那位已经动过一次刀了,现在诸位藩王心里更多的也还是忌惮,如果那位能够处理好周王的事,那各位藩王或许可以看在太祖高皇帝的谋略上,原谅那位这一次的伤害,但戒备的高墙已经搭建好了,又如何能推倒。”姚广孝说道周王的事情,更是提醒朱棣。
削藩真的结束了么?
“我的侄子啊,如何能对自己的亲叔叔那般狠心啊。”朱棣感叹道,但眼神却是变得阴厉起来。
“这也只不过是那位的说辞而已。”
“王爷,你要知道,这天下是大明的天下,是你朱家人的天下。是朱家人把蒙元人给打败了,把这天下给夺了过来。”
“所以,那些蒙元人最痛恨的就是朱家人,他们再次挥师南下的时候,朱家人必定是他们的第一目标。”
“蒙元。”朱棣听到这里不由的就是咬牙切齿了。
是啊,朱家人与蒙元人之间有着绝对不可谅解的仇恨。
“但是,人心难测海水难量,天下姓朱的人很多。”姚广孝不再多说,接下来的话也不是他能说的。
他的言外之意就是,姓朱的可以是你们大明皇族的朱家人,也可以是乡野农夫的朱家人,并不是所有的朱家人都想到朱家人。
“他们岂敢如此,岂能如此。”朱棣咬牙切齿。
“王爷,君王死社稷,藩王守国门,并不能解决现在的问题也不能解决将来的北元。但,”
“若是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建都于这国门之地,并可以固守国门。”
姚广孝与朱棣对视,书房中熏香缭绕,阳光恰好,紫光迷蒙升腾。
“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朱棣颅内高潮迭起,不能自已。
当然朱允炆是不知道他们二人这样的一番对话,又其是姚广孝的一番解读。
要是让朱允炆知道了,他一定提前发展医学,医美,发展出植发技术,让他这个和尚也能长出一头秀丽的长发,让他知道人心的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