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其他人是怎么想的,但对于苏朗来说,他的确是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第一次被派来的搜救小队,那不就是自己父亲所在的队伍吗?
找到了他们的足迹,就意味着自己离父亲更近一步了。
至于血迹……苏朗早就做好了这方面的心理准备。
他知道,如果不是遇到了什么突发状况,那些人也不至于失联。
在某些情况下,失联比失踪还要可怕。毕竟他们身上都带有定位追踪设备,失踪只是找不到那个人了,失联却是连那个人的所在位置都无法追踪。
一定是被什么东西干扰了信号!
在出发之前苏朗就这样想过,也正是因此,他们才带着这位痕迹学专家。
“顺着这条路,一直往下走。”
在痕迹学专家的指引下,所有人都朝着一个方向前进。
“苏朗,罗恩!你们上车!”
“罗恩,你负责驾驶,跟在我们后面,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提供车上火力支持。”
“苏朗,你负责记录,同时要把情况汇报给总部,绝不能让线索断了。”
“其他人,全都跟我下车!”
“保护专家!时刻警惕!”
随着张承安下令,所有人都严阵以待。
苏朗跟罗恩带着之前采集的样本上车,各司其职。
痕迹学专家则继续辨别得到的信息,带着大家前进。
张承安更是握紧了手中的枪,蓄势待发。
为了配合大部队的速度,罗恩驾驶得并不快,他们和地面部队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为的就是有更多的反应时间和更好的观察视角。
此刻苏朗也是时刻注意着车窗外的景色,之前搜救小队留下的信息太少,他们也不能确定对方究竟遇到了什么。
是人?是动物?还是其他未知的存在?
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相比较于突然蹿出来的什么袭击者,最先发出警报的居然是他们自己身上携带的辐射检测仪。
此地的辐射值,严重超标!
2120年前,全世界通行的标准是每个人每年吸收的最高辐射剂量为1毫西弗。
严谨地说,这个是针对核科学与技术领域出现的电离辐射防护这一问题制定的通行标准。
如果一个人,一整年在核科学与技术领域吸收的辐射剂量超过了1毫西弗,那么他就会被认定是接受了超标辐射。
一旦接受超标辐射,就“有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例如可能引起癌症或者造成遗传基因的不稳定性等。
当然,这里说的是可能。
毕竟人体本身就是一个极度精密的组成,很多疾病的引发也是由多方原因造成的,辐射只是其中一个可能性。
之所以要强调是在核科学与技术领域是因为还有天然的本底照射等情况出现。
实际上,本底辐射的剂量一个人大约就有3.13毫西弗。
而之所以会设定这个通行标准,更多的是对于核科学与技术领域发展的安全保障。比如对于一个核电厂,如果你证明不了对周围公众的辐射影响小于1毫西弗这一限值就拿不到建造许可证和运行许可证。
总而言之,1毫西弗/年是一个针对实践、干预和放射源的管理限值,而不是一个是否产生伤害的安全限值。
只是,这个标准在2250年被打破了。
因为“克隆”、“器官置换”等技术的发展,这种另一维度的“永生”导致人口的数量太过于庞大,再加上随着工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大肆开采与破坏,地球环境堪忧,各类资源也愈发紧俏。
人类想到迈向星河,寻求出路,宇宙探索计划应运而生。
可探索宇宙需要的庞大能源要去哪里找?
原子能,无疑是当时最有可能的出路。
由此,人们不再满足于曾经对于核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探索,希望加大研究。
KEY集团也是在那个时候正式进入全世界人的视线之中,以一个绝佳的时机,为相关利益体们“解决问题”。
它告诉人们:
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15毫西弗;
皮肤的年当量剂量,50毫西弗;
在全世界范围内,年均限值为100毫西弗的职业人员中,也并没有观察到任何与核辐射相关的职业病;
由于环境污染,大气臭氧层遭到破坏,紫外线大量渗透到地球内部造成的辐射强度,已经远高于目前和科学与技术领域造成的辐射强度……
真真假假的话被掺在一起说。从“科学”的角度放松人们对辐射的警惕,又拿出一些“已经制作好”的实验数据,让人们相信一定程度的辐射没有危害,最后再通过与现实情况的结合,让人们彻底打消疑虑。
同时,KEY公司还通过其他渠道宣扬,地球现在变成这样,每个人都有不可逃脱的责任,为此承担一部分后果,是一种变相的义务。
多重夹击之下,2250年12月31日。
全世界通行的标准修改为:每个人每年吸收的最高辐射剂量为100毫西弗。
不同于长期的暴露,张承安手中的辐射测量仪是用于短时辐射测量。
毕竟对于现在的地面环境而言,地表的辐射量早就不适合人们长期生存了。
“1000毫西弗!测量仪会发出警报。”
张承安看了一眼现在辐射测量仪上的数字,表情立马变了。
“短时辐射量,1256毫西弗!”
这意味着什么,在场的每个人都无比清楚。
短时辐射量低于100毫西弗时,对人体没有危害;
如果超过100毫西弗,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100到500毫西弗时,人们不会有感觉,但血液中白细胞数会减少;
1000到2000毫西弗时,可导致轻微的射线疾病,如疲劳、呕吐、食欲减退、暂时性脱发、红细胞减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