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乐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指间小说网www.zhijianbook.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饭后,顾丰氏让兄弟几个去摘桔子。
明天要去丰家,后天去县城卖绿豆糕和桔子。
丰家二舅种了不少李树和桔树,但是丰家没有枣树,因此,还要摘些甜枣,明天当作节礼。
因丰家各房中秋节也要走亲戚。
丰氏又没有多的姐妹,很早以前就定下了八月十六回娘家的约定。
今年顾北亭考上了秀才,顾佳琪也回了家。
这一趟丰家之行是必须要去的,要准备的礼自然也会多些。
至于赚了钱什么的,就不可能表露出来了。
食方赚到的那三百多两自然是一个字也不能往外说、不能告诉任何人的。
其余卖糕点和月饼,加起来也就十多两,还要给顾北亭攒科举盘缠,是远远不够的。
对于丰家来说,这点钱也不算什么。
毕竟丰家分了家,大房长子也是秀才,只不过早早放弃了科举,在县城一家粮行做帐房。
次子忙时种田、闲时做工,收粮时就成了二手粮贩。
大房闺女也嫁到了县城。
二房的大闺女嫁到同村村长家。二闺女嫁到县城,夫婿就是美味楼徐掌柜的儿子。
大儿子也是个童生,比顾北亭小一岁,在村塾里教蒙童,打算后年再考秀才。
小儿子比顾佳琪大一岁,还在读书。
三房四个孩子都还年幼,家底儿是三兄弟当中最薄的,但负担也是最轻的。
大房那边儿子混得好、闺女嫁得好,如今只有一个小儿子比顾北诚大半岁多,还在读书。
一个农家能供出几个这样的儿子,不是秀才就是童生,已经很了不起了。
这样的娘家,顾丰氏每次回去都很有压力。
哪怕她回去并不借钱,在娘家嫂子、弟媳眼中,就是去打秋风的。
侄媳妇和出嫁的侄女们到是嘴上不敢说什么,但那态度也是很冷淡的,生怕穷亲戚借钱借到她们家。
也因此,这些年顾丰氏只在中秋节第二天回一趟娘家,能带一些家里不花钱的礼去。
端午都不去了,以免那些人以为她连粽子都吃不上,想从丰家顺一些回来。
年前若手中宽裕就回一趟,若手中不宽裕就托别人带个信儿给丰老太太,自已不回了。
今年中秋,底气十足,也有不得不回的理由,自是要隆重准备。
顾佳琪和柳君逸不方便在屋中说话,也提着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