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 怎么收场 (第4/4页)
狂人阿Q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指间小说网www.zhijianbook.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潇迫于无奈,在还没收到杨潮的消息,反而隔三差五的看到运河上有书生向南京奔走,尽管担心,王潇还是硬着头皮带柳如是回南京,但是两人都乔装打扮了一下。
此时南京大有失控的态势,官府举措失当,或者说没有举措,没有举措才是失当的。
之所以没有举措,是因为拿不定主意。
之所以拿不定主意,是因为六部之家意见难以统一。
南京六部与北京不同,南京六部以兵部为首,北京则是吏部第一。
南京六部自己内部意见都不统一,别说六部了,就是兵部自己内部都不统一,分为剿抚两派,剿派的意见不但兵部内部反对,更是被礼部大肆反对,礼部相当于后世的文教部门,这些读书人都归他们管。
没有集体的意见,兵部尚书绝对不敢私自命令军队驱散书生,没错是驱散,没人敢用镇压两个字,大明号称‘养士’三百年,‘养士’是一项国策,没人敢在这个问题上犯错误,犯了就是原则性错误。
就是派兵驱散都不敢,此时这些生员正气势汹汹,此时派兵万一发生冲突,死上那么一两个书生,那就了不得了,南方书生团队就敢大声呼喊焚书坑儒,会闹出更大的事情来的,别人不害怕,到最后自然是下命令的那个人受罪,以当今天子的脾气,弄不好要掉脑袋。
所以兵部尚书是最坚决的抚派,派兵坑杀读书人这个罪名,无论如何他是不会担的。
如果他不派兵,到了最后,顶多受到弹劾,官降三级就算是最重的了,如果派了兵,不讲理的秀才遇到不懂礼的兵,鬼才知道会发生什么。
而且这件事礼部也有关系,兵部如果派兵,出了事情,礼部毫无疑问会立刻出来弹劾,如果兵部不管的话,出了事情,礼部反而要跟兵部共同承担,甚至礼部是第一责任。
在这种情况下,兵部是绝不会出头的。
因此事发一晃就是十天,南京城已经有上千读书人聚集,官府却一点作为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