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指间小说网www.zhijianbook.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纲船南下直奔苏州而去。
从汴京到苏州,船队需先由汴河南行六百里,再顺淮水而下,然后经运河到达扬州,再顺长江而下,到达苏州。杨志一行因是空船,除了兵丁船夫私自夹带的货物,别无油水,并没有大股水寇来劫,因此颇为顺风顺水,一路上只远远的见到几个水寇的探子。
这一日,船行到苏州城外七十余里,杨志早上刚起,正拿了青盐用前一日浸泡的杨柳枝就着江水洁齿,忽然听到江边矮崖一声喊,紧接着“噗通”一声响,却是有人投江。杨志赶紧招呼水手去救,幸好众水手水性娴熟,七手八脚救上来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书生。
那书生头戴一顶唐巾,身穿一袭紫色道袍,腰间是黄色丝绦。
这是当时最入时的读书人打扮,只因徽宗皇帝信慕神仙,屡次重用道士,读书人大多去了儒衫,变成半个道士装束。不过能穿道士装的都不是穷书生,因为出入茶坊酒肆要多耗费金银。
这人看上去颇为俊秀,好端端的不知为何投江。好在落水时间不长,船上的随行医师甚得力,没一盏茶功夫,那书生哇哇的吐了几口水,醒转过来。
杨志见这人不惜性命,心中泛起一阵怒气,大声喝道:“你这厮,年纪轻轻,为何寻死?你死了一了百了,父母家人会如何难过,你就没想过吗!”
那人看杨志一身军官打扮,扶着船壁爬起来,骂道:“你们这群狗官差,害得我家破人亡,为何还要救我?”
“我和你无冤无仇,又是初来乍到,都不认得你,如何害你?”
“你们这船一看就是押送花石纲的,和应奉局蛇鼠一窝,岂能瞒得过我。”
“应奉局?可是搜集花石的苏州应奉局?”
“除了那个应奉局还有哪个?”
“应奉局如何害你?”
“狗官差,你们心里明明清楚,为何问我。”
任凭杨志怎么问,那人只是“狗官差”翻来覆去的骂。他颇有几分斯文,除了狗官差别的脏话骂不出来,但别的什么也没说,叫杨志很是无奈。
杨志见多识广,知道寻死之人一旦被救下,死志消散,往往不会再寻死,就命船工送了些干粮与他,泊到岸边,让其自去了。
又行了几十里,船队的大掌舵过来拜见杨志:“杨制使,给苏州应奉局的银子已备好,一共一百两。拜会的公文也写好了,只是还需制使用印。”
杨志奇怪道:“银子?给他们什么银子?”
大掌舵知道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