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户口 (第2/3页)
甜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指间小说网www.zhijianbook.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是他不能耽误儿子。
“我自己倒是不要紧,都这把岁数了,但是我不想方海走我的老路。”
苏京墨紧盯着苏参,严着一张脸问着:“那么半夏呢?”
苏参愣住了,不明白为什么苏京墨这么问,他说:“半夏她不是跟在您身边吗?有您替她操心,她不用愁。”
苏京墨很失望,非常失望。
自从儿子出生之后,他和妻子很认真地去学习如何当父母,该给的爱也给了,该教的也教了,儿子不愿意学中医,知道他填好志愿的那一刻,他们也没有勉强儿子去修改志愿。
他的儿子,怎么就变成了这样?
儿子重要?但是闺女就能不闻不问了吗?
“半夏她主意大着呢,根本就不用我们操心。”唐红珍在旁边听着,实在是忍不住了,阴阳怪气地说着,“我同事去年好心想介绍一个对象给半夏,那个对象有能力能让半夏回城。”
说到这里,唐红珍哼笑一下,又继续说着:“然而半夏不识好人心,连去相看都不去。她主意大着呢,我们操心不了她。”
苏半夏弯了弯唇,说:“是啊。介绍一个二婚带两孩子的四十岁男人。但凡那个男人结婚早一些,他的孩子都跟我一样大了。我就不明白了,那个男人许给了你什么好处,要你介绍你的闺女给一个能当她爸的人。”
苏京墨的脸马上就黑得不成样。
“苏参,我当初下乡改造前,把半夏给你时,是怎么交待你的?”苏京墨沉沉地看着苏参,冷冷地问着。
苏参一下子就忆起了当初自己的保证。
他当时向他爸保证要好好待半夏,要让半夏继续读书,不会强迫半夏做她不喜欢的事情。
为此,他爸还给了他一千块钱,说是半夏的生活费。
“你当初答应得好好的,舍不得花钱给半夏买一份工作,反而让才十五岁的半夏下乡做知青。”
说到后面这两个字,苏京墨几乎是咬着牙说的。
做知青说的好听是投身于广阔的农村天地,做一番作为,但是谁去谁知道,下乡知青非常累。
繁重的农活,艰苦的环境,看不到头的路……
“但凡你们对半夏有对苏方海一半的关心,半夏都不用下乡做知青!”苏京墨咬牙说着。
这对夫妻不是没有钱,他们是有钱但是舍不得花在苏半夏的身上。
他给的那一千块钱,短短的五年时间里,怎么可能花得完这一千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