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摩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指间小说网www.zhijianbook.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答:“连婴阳王的地宫都没放过。”没想到婴阳王私藏颇丰,要知道高句丽其他那些王公贵族们,可都让大隋朝的商人把血都吸的差不多了。
“母后知道了一定很高兴,成都做得好!”杨昭这么一说,宇文成都那点小别扭也没有了,临行前父亲宇文化及已再三嘱咐他要好好表现了,他知道这一次皇后娘娘会派他做主帅,就是给他增添功绩的。不过,好像他没派上什么大用场,就连婴阳王的地宫都被那些人给查出来了,皇后娘娘真是算无遗策。
宇文成都口中的那些人,自然是随着商人们进驻大隋朝而潜入高句丽的探子了,基本上都是商人们的亲属。富贵险中求,在这一次商人们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当然,他们赌成功了。
林笙给他们赐举人出身——这时候科举制度已经过了完善,大业四年就已经举行过一次文试和武试——又帝杨广亲自赐下笔墨。另外,在这次踏平高句丽时做出贡献的他们的亲属,林笙当众称他们为国之栋梁并授予了相应的官职。
商人们有财,求得自然是名,此举无不让他们欢欣鼓舞纷纷要求集资为圣人修建行宫,以感念圣人的恩德。
没想到素来不喜奢华的萧皇后居然答应了,“圣人以前就非常喜欢洛阳,曾欲迁都洛阳,当时正筹备修建大运河,无奈之下圣人只能按捺住心中的向往,如今可正好叫圣人如愿了。”又许诺了等行宫建成,会在行宫处立石碑铭记他们的拳拳爱君之心,又说了若是他们愿为修建大运河的民工们捐钱捐物的话,在码头港口或是石桥上刻上他们的名字,那都不是事儿。
这下说不定都能名留青史了,别说感激涕零的商人们了,就连不差钱的大臣们都愿意往外掏银子了。
不止这些商人,就连全国其他各地的商人们听了都要疯了,反正就三字:捐捐捐!
洛阳的行宫更是修建的富丽堂皇,美轮美奂,历时半年竣工。
此时挖永济渠,通涿郡,大运河的上半段也在各方的努力下竣工了。
帝杨广携萧皇后,太子杨昭以及众位朝臣第一次下洛阳。从长安到大运河港口,是一段用水泥修建的官道,与昔日的官道不可同日而语,如今水泥的运用渐渐被推广到全国,相信商人们不会错过修路以扬名这样的好机会的。
后登龙舟,一路下洛阳。
第一次下洛阳并不是顺风顺水,途中遭遇了来自了一拨四人的刺杀。
“护驾!”
帝后加太子被护着进龙舟,宇文化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