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摩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指间小说网www.zhijianbook.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于是,她将验证的方向转向了心理方面,比对着包括“btk”在内的数个自恋型连环杀手,再根据波士顿屠夫的被害人和作案特征,对他做出了简单的侧写:
这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个不显眼的人,他通常没有很亲近的朋友,不过认识他的人都会觉得他是个中规中矩的人,生活方式还比较古板。
另外,根据波士顿屠夫青睐的被害人类型,他有一定程度的恋少癖,即喜爱青少年,这一特性让他选择工作时,会倾向于选择高中老师、辅导员等可以经常接触青少年的职业,而且他是会不经意地流露出这中恋少癖好的,比如说他会口头上骚扰学生,让和他接触的女学生感觉到心理上的不适,那么他必然会遭受过举报,留下过这类案底。
至于几年前波士顿屠夫为何会停止作案?林莱认为是这中杀戮方式,带给他的权力感和上帝感越来越少,无法满足他那颗贪婪而自恋的心,所以他改变了策略,决定将获取权力感的方式升级。
事实上,林莱还有一个不知道该怎么说的推测,就只是这个推测中涉及到了一名正直的退休警长。
撇开这个推测不提,林莱将自己的心理侧写,和乔治·佛耶特以及他多个身份,进行了比照。
完全对得上。
乔治·佛耶特在遭遇到“波士顿屠夫”前,就是一名大一新生助教,最后一个女受害者就是那所大学的大一新生;在那之后,乔治·佛耶特的一个化名对应的职业是高中计算机老师,曾因对女学生言语上的骚扰而被学校开除。
至此,可以确定乔治·佛耶特就是所谓的波士顿屠夫。
然而还是那句话,相比于林莱以前暗中调查的案件,这个案件中的物理证据没那么充足。
林莱决定再观察一下。
她说的“观察”是指比较蝙蝠侠的观察,窃听器啦定位器啦,周边监控器啦之类的,总之都不怎么合法就对了。
这还让林莱想到了一个大问题——她该怎么让她这边的证据合法化呢。
这个问题林莱以前是遇到过,可谁让那时候她在纽约呢。不说马克是纽约警局的明星警察,眼下的警局高层,就是林莱的祖父欧文·戴维斯不仅是从纽约警局从高层位置上退休的,他还在警察工会很能说得上话,所以人脉挺广的,给林莱开开绿灯是比较好操作的。作为对比,波士顿屠夫案归波士顿警局,波士顿和纽约都不属于同一个州,林莱没办法把手伸那么长。
那只能曲线抓罪犯了。
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