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阿Q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指间小说网www.zhijianbook.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后是找张大桅商量的。
张大桅老成持重,也没有其他营生,杨潮给他开的军饷也不过是一两银子。因为给他也弄了个队正的身份。
老张表示家中确实拮据,但是他一两银子的饷银,还是能够养家糊口的。但是还不足以让全家都吃饱饭,如果能涨到二两银子,他一家三口就能过上不错的日子了。
也就是说翻一倍。
但是老张是军官,需要二两银子养家糊口,如果是士兵,老张表示都是家里的闲散劳力,留在家里都是负担,留在军中管饭就给大家解决大麻烦了,其实不需要涨月饷。一个月两钱银子不算少了。
但是考虑再三,杨潮还是决定加饷。明代北方战兵的饷银一般都是一两到一两五,但是实发到手上的不会超过五钱银子。杨潮干脆就给自己的兵发五钱。
军官相应提高,伍长涨为一两,队正涨为二两,其中五两,百总十两,如果到了把总,一个月光是饷银就有二十两。
新的军饷待遇很快就颁发下去,而且杨潮坚持明文张贴出来,让所有士兵看着,尽管都不识字。
集合所有士兵训话,告诉他们新的制度,哪怕是经过严格训练,这饷银依然让人嘀咕起来。
新招来的那一百士兵,就更不用说了,大声喧哗不止。
有了这新的饷银制度,杨潮相信应该有吸引力了。
这次也不去上门招兵,直接写了十几封告示,张贴到各个卫所去,让想当兵吃粮的青壮自己来军营报道。
果然第二天就开始有青壮来到大营,打听清楚小兵真的可以有五钱银子后,都愿意当兵。
胡全在大营门口摆开桌椅,吕末在一旁帮忙记录,赵康则带着亲兵负责维持秩序。
头一天就招了一百人,第二天招到了两百,第三天招了剩余的一百后,大门口排队的还有三百人以上,跟他们说招够了,还有人愤愤不平,表示走了大老远的路才来到这里,结果没当成兵。
对这些鼓噪的青壮,直接出动亲兵队,排开阵势威慑了一番就都散去了。
军队编组已经很正规了,有上次扩军三百的经验,这次在加四百人也不在话下。
不过很多老兵基本打散了,尤其是那些见过血的士兵,最少都是一个队正。
就连上次陈宝弟的士兵,只是守在船尾,从头到尾看别人冲杀,也至少都混上了一个伍长当。
这样一来,唯一成建制的老兵,就是杨潮身边的二十个亲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