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上京 (第3/8页)
月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指间小说网www.zhijianbook.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行之人都会心生茫然,不知这遥遥路途,自此下去,是否还有生还家乡之间日,不免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杨浩却没有这许多感慨,什么归化州、辞乡岭,好像到了天涯海角似的,不就是张家口么,这才哪到哪儿啊,至于悲风伤秋的么。这一去,他可是要去接回冬儿的,早就恨不得插翅飞到契丹上京,又哪会在乎这样的舟车劳顿。
在漫漫草原上又走三四天,就到了黑榆林,尽管在杨浩心里并不觉得这个地方有多远,可是这时的地形地貌与后世大不相同,绵绵延延,不是无尽的草原,就是荒山僻岭,人烟稀少,与后世到了荒凉的大漠没多少区别,心里的感受还是大不相同的。
再往前去,就是斜谷,翻过连绵五十多里的高崖峻谷,过璜水,黑水,麝香河,又走了五六天,终于进入了契丹都城上京。
杨浩到了这里开始有些焦虑起来,一方面是因为很快就要见到冬儿,心中难免急切,另一方面,迄今为止,他还没有和冬儿取得联系,如果径上金殿见到冬儿,冬儿不知道杨浩就是丁浩,乍然见到了他,难免会露出马脚。
虽说这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身份,也不致因此引来什么杀身之祸,但是一旦让萧后知晓他们之间的身份,如果她肯放人也罢了,否则自己打算偷人的计划势必就难以施行,冬儿只要行踪一失,那时自己就首当其冲成为怀疑目标了,还如何带她离开?
可是他焦灼也没有用,这一路上被契丹人护在中间,一举一动都在他们的监视之中,如果突然派出一个人单独离开去找玉落,必会引起他们怀疑,再者玉落到底有没有见到冬儿,他现在也没有把握。
到了上京附近,人烟渐渐稠密,市镇显得繁华起来,待进了上京城,市井更加繁庶。到处都是房舍,却也不乏帐篷,这里的建筑集中了契丹人的本来特色和定居之后的中原特色,显得异国风味十足。
这里也有坊市,一如中原汴梁,人口稠密,商贾云集,契丹武士、汉服的士子行于街头,相扑的、杂耍的在勾栏中卖力地表演着吸引客人,化缘的和尚、尼姑、道士也穿梭在行人中间。
自契丹立国之初,他们就有铸钱,只不过以布为货币以物易物仍是坊市间交易的主流,这一点与此时的宋人常以丝绸代替货币来交易大体相同,都是为了弥补货币流通量的不足,而且丝绸和布匹的保值效果,比起货币来更加明显一些。
还好,进了上京城,鸿胪寺、礼宾院赶来接迎,宋国来使们才发现契丹人的官制、礼仪与中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