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京中风云 (第4/11页)
月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指间小说网www.zhijianbook.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代帝王眼中,蜀王安分守已,忠于皇室。在朝中官员眼中,蜀王不干涉政务,不贪腐淫糜。在文人墨客眼中,蜀王修桥补路,开办民学,这样的人,当然就是一个好藩王。你还指望既然称为贤王,就得天下为公?就得把全蜀百姓当成自己的家人?呵呵,那自然不可能。”
他想了想道:“蜀王生病可是真的?”
柳彪道:“是,是一种怪病,请了许多名医也治不好。不像装的,卑职曾经派人向他聘请过的郎中,还有青羊宫的道士侧面打听过,说法全都一致,一个人要装病该越少人接触才越易隐蔽,没有大张旗鼓唯恐天下人不知道的道理。不过卑职大胆猜想,东厂既然有过蜀王欲反的记录,现在却全然没了动静,除了东厂所了解的消息不实之外,有没有可能就是因为蜀王得了病,这才打消谋反的念头?”
“万事皆有可能,但是没有证据,堂堂一个藩王,而且是最有贤名的藩王,朝廷便什么动作也不能,查吧,总得查了再说,这事急不得。你既从成都来,了解京中情形吧,那边如何了?”
“是,消息闭塞乃厂卫之大忌,一条及时的消息可抵百万雄师、可抵黄金万两,这是内厂成立之初,大人亲口训示的话,卑职怎么会忘记呢?”
柳彪笑道:“卑职在成都,与京师联系一直密切,大人刚刚启程往西,成大人便吩咐京师消息重心移往成都了,卑职这里正有京中焦大学士传来的亲笔信要交给大人,只因卑职一进门便谈起蜀王消息,倒把它耽误了。”
柳彪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封信,恭恭敬敬地递给杨凌。
杨凌从浴筒边抓过一块大毛巾擦净了手,验过火漆无疑,这才撕开来静静地看起来。
焦芳信中,详细叙述了杨凌离京后几个月发生的情形,对目前朝廷政局做了详尽的分析,从信中看来,这位焦阁老已经焦虑万分、六神无主了。
京中几大势力,分别是杨凌派、刘瑾派、元老派、中间派,朝中文武官员、内外臣子基本上全部依附于这四大派系。
杨凌一派牢牢控制在手里的是军队系统和特务组织。刘宇掌管着兵部,杨凌在军中影响日深,现在已经取代刘大夏,成为军中灵魂人物。三厂一卫方面,明里对刘瑾敷衍了事,内里则根本就是唯杨凌马首是瞻,这一点刘瑾也心知肚明,不过他现在还没有把握和杨凌正面决战,这些人只要不拖他的后腿,他暂时也顾不上了。
刑部、户部、工部等衙门里,杨凌安插了一些人,这些人不算能决定一个衙门行止的决定力量,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