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唇枪暗箭 (第4/15页)
月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指间小说网www.zhijianbook.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
偏偏此时蒙元宰相伯颜又出昏招,向元顺帝进言,为消除汉人实力,杀尽天下张、王、李、赵、刘五大姓。五大姓的汉人当时占天下汉人的四分之一,这些人又有至亲好友,此举无异于要屠尽所有汉人。
各路豪杰在此人心惶惶之际,纷纷起兵抗元,完全顺应民心,所以未经数年,便如摧枯拉朽,顺利取得天下,如此结果,既是人为,也是天授。
然而如今呢?大明立国百余年,根基稳固,先帝弘治乃是少有的贤明君王,在位十八年,选贤任能、勤政爱民,更是民心所向。当今皇帝御位之后,虽因年少嬉玩,曾让奸佞祸乱朝纲,但奸佞不过两年,便遭清除。大明国运未衰,现在皇帝又励精图治,改革朝政。
减免河北、河南、山东钱粮税赋的事你们知道吧?清理土地兼并,澄明吏治、改革军制、移民辽东、开海通商、鼓励农耕,哪一件不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这些措施一发,百姓有了希望,谁还跟着你们造反?
你们现在虽聚起数万兵马,但是今后再难扩张规模,兵员只会越来越少,不信么?你看刘六、杨虎,原来数月间聚兵十万,如今周游江南,处处碰壁,还有多少百姓响应?你们坐井观天、不知世间变化,还在这里妄自尊大!”
赵镐、李华听得面如土色,封雷、刘廿七愤愤不平,赵燧双手微微颤抖,杨凌所言,句句如同刀剑,狠狠击在他的心坎儿上,他未尝不是没有考虑过接受招安,毕竟打江山坐天下只是他被迫从匪后的一个梦想,现在随着朝廷快速做出的反应,这个念头已经渐渐淡了。
朝廷起初只是一味剿匪,越剿百姓负担越重,负担越重投匪的人就越多,所以刘六、赵燧他们根本不怕官兵进剿,剿得天下大乱,百姓对朝廷的怨憎和失望越来越大,不但许多穷苦百姓,甚至一些士子,也会投到他们的麾下。
可是杨凌重新出山后,一场大仗打得杨虎溃不成军,把他从朝政溃烂不堪,随时可以招到兵员的山东赶了出来,随即他剿匪总指挥却摇身一变,成了理政大臣,跑回朝去搞改革了,前边赶着流匪,后边重整家园,趁机把朝廷沉积弊政一扫而空。
这情景简直就像是白衣军在前边烧荒,朝廷在后边播种,不但百姓们有了盼头,就是那些最不愿打仗的卫所兵,听说朝廷准备再过两年天下太平后将逐步推行“募兵制”,自己不用世世代代当大头兵,打起仗来都有了劲头。照这样下去,原来的希望还真的很难实现。
可是……自己能做得了部属的主么?除非狠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