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步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指间小说网www.zhijianbook.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经上章考述,“宦皇帝者”之外的更多“比秩”官职,又摆到了我们面前。从“分等分类”角度观察它们,能看到什么呢?能看到那些在“分等”上被置于“比秩”的官职,在“分类”上确实存在特殊性。它们的某些特点与“宦皇帝者”相类,但也不尽相同;它们之所以被置于“比秩”,还有其他原因和考虑。反过来说,“宦皇帝者”虽是滋生“比秩”的温床,但“比秩”并不仅仅用于“宦皇帝者”,其管理范围大于“宦皇帝者”。
相关官职为什么被置于“比秩”,王朝运用“比秩”手段要达到什么目的,就是本章的讨论内容。首先有几类“比秩”之官具有一个共性:它们不是行政吏员。如“宦皇帝者”和儒学之官,按汉朝的官职分类概念就不属“吏职”。但也有一些“比秩”之官是承担行政事务的,例如掾属,他们就不能说“非吏职”了;相反,他们恰好就是吏职。掾属之所以列在“比秩”,推测是因为他们由长官自辟。国官之多在“比秩”,多少也有这个原因。那么,“比秩”又跟任命方式有关了。再就是“军吏”之为“比秩”了。军吏与文职双峰并峙,是王朝又一个不可或缺的职官系统;军职之在“比秩”,有可能是为了表示其自成系统,并通过“由比秩而正秩”的等级变化关系,来安排其与文官的职类转换。阐明以上几种情况之后,人们就能看到,汉代的“比秩”,是一种具有特殊分等分类功能的等级手段。兹分节详述之。
一 “比秩”诸官的性格——非吏职
对“宦皇帝者”的考察显示,这是一个行政吏员之外的职类,由于历史的原因而最初无秩、后来在“比秩”,所以“比秩”是“非吏职”的标志。
“宦皇帝者”是一个从官或侍臣系统。而且还不只是“侍从”,还有军事功能。它是一支武装力量,除了宿卫之外也经常投入战争。还有政治功能。环侍于皇帝身边,就有可能由此参与国政。而以“侍从”身份参政,表明当时政治仍有较大的个人性、随意性和非程序性。还有行政功能。“宦皇帝者”经常被委派各种随机事务1。以吏职承担日常行政,以散官承担随机事务,这是早期帝国行政的一个重要特点,魏晋南北朝犹然,唐朝的散官番上服役也是它的残留。还有选官功能。“郎从官”又是行政官员的重要来源,“夫长吏多出于郎中、中郎”2。“由宦而仕”、“先宦后仕”的制度,把“比秩”与正秩联系起来了,把“非吏”与“吏”联系起来了。西汉中期以后,郎官的选拔日益制度化了,郎署成了汉廷选官的枢纽。东汉的三署郎官和公府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