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章 霓裳羽衣曲(3) (第3/8页)
寒江一柏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指间小说网www.zhijianbook.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们就听闻,新君和太宗皇帝一样,不喜欢丝竹管弦之音,太宗皇帝是知乐而不喜乐,而如今的这位主子,还不曾听闻有通乐理,擅书画之名。
消息传得越多,自然也渐渐真假难辨,如今的杨宸在教坊司这些家奴这儿,只剩下了能征善战,武功赫赫这么一个粗人的样子。她们也理所应当的担忧起了自已的前程,担忧这处曾经寄托了先帝无限畅想的乐台,有朝一日荒草萋萋,担忧自已的前程,会不会也早已被皇后写进了那份名录中。
宇文雪令她们为大宴准备,反倒对她们而言是一种不必忧心的解脱。
穿着龙袍了杨宸走了百步之后,看到了一个乐人手中的萧,连忙伸手唤来,取过了萧后,也只是笑笑:“这是三湘道的九音?”
“回陛下,是,《长安春宴》的曲子里,本是用江南道的八音,永文元年,太宗文皇帝大宴群臣,席间听闻此曲后言道:‘不妥,此音当用三湘道的九音,其色更显’。从此,宫中便以九音示人。”
杨宸对这番回答有些意外,他站在原地愣了会儿,喃喃说道:“丝竹乐曲,琵琶琴声,朕都不及皇考和皇兄啊,你叫什么名字?”
“回陛下,奴婢名唤李龟年”
“李龟年?”杨宸又说了一遍:“李平安,和你是本家啊!”
“主子明鉴”
“赏,今日在此的所有人,统统赏!”
“谢陛下!”
帝王之心不可测,李龟年不知自已的一句回答将给自已带来怎样天翻地覆的变化,李平安和今日在此惶恐的所有乐人也不知,自已今日究竟是如何惹得天子欢心,重重赏了一番。
杨宸缓缓将那支箫还给了李龟年,也将自已从缥缈残存的思绪里带回,他一生的确以文治武功而为史书所厚爱,可大宁的史册里,也偶尔会有些许零星的记录足以证明,这位天子并不是传言中的那般不懂丝竹之乐。
《太宗实录》里会记下,杨宸的箫,杨智的琴,皆是当初杨景自已在齐王府所传授调教,而杨宸会的第一首曲子,正是《长安春宴》,那是在太祖皇帝的生辰大宴之上。
《仁宗实录》里则会写下,因为楚王世子杨羽年少的张狂,杨宸的箫被其所毁,大宴之上,是仁宗杨智拿出了自已的九音箫,告诉杨宸,只管吹,有他在,一定能讨得太祖皇帝的欢心。
而永文元年那场杨景登基之后第一次大宴群臣时所说的话,杨宸却并不知道,那时的他,正被关在皇子居所里受罚,誊抄前人的《过秦策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