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指间小说网www.zhijianbook.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华农耕文明的一支赞歌和挽歌。
夕阳凄凉地照耀着这块冲积平原,照耀着这块后稷当年掘第一锨土的地方。村口那棵百年老槐,被人们在树身上扎了些输液的针头,然后用起重机吊起来,放在平板车上。平板车缓缓地驶出人们的视野,消失在平原的尽头。
在世界工业化、都市化的进程中,村庄将不可避免地被夷平,成为城市的一部分。而那棵曾经被国民党用来吊着打过我的大妈、被共产党用来在树荫下烧过大锅饭的老槐树,它将被连根拔起,移栽到城里的街心花园,成为一棵风景树。
在《大平原》中,我以宗教般的虔诚,为你介绍了我的家族人物,我的爷爷奶奶,我的大伯,我的父亲,我的母亲顾兰子。
在写作的途中,我的案头上始终燃着香,然后在香烟缠绕中,他们冉冉走出。
我的祖母是一位乡间美人。当她躺进棺木里的时候,在最后一眼的告别中,儿孙们才发现了这一点。他们遗憾自己太粗心了,在她生前,竟然没有能认真地看一眼她,并将自己的所看告诉她。
我的祖父是一位乡间哲学家,当他躺进棺木里的时候,突然又睁开眼,对这个世界说,我的名字为什么叫“高发生”,我现在是明白了——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没有道理,它的发生就是它的道理。说完,他重新闭上眼,抬手示意将棺木盖儿为他盖上,送他走。
贯穿整部小说的一个人物,是我的母亲顾兰子。记得在北京研讨会上,小说研究者们说,她虽然出场晚了点,但是是小说中的一号人物。
花园口决口,豫东大地成为一片泽国,六岁的小女孩顾兰子,被担在担子里,开始了她的逃难生涯。蝗虫一般的逃难队伍,在那年冬天,黄河结冰以后,从黄河风陵渡地面,逃到陕西,然后逃到国民党行政院为他们设置的逃难目的地——黄龙山设治局。然后有一半人死于霍乱,另一半人侥幸逃离黄龙山。
国民党干过许多没名堂的事情,炸开花园口,让豫东几十个县成为泽国,让豫东数十万百姓沦为鱼鳖,就是其中之一。
《大平原》一书在大陆出版以后,黄龙县政府请我到那里去,他们要将高家当年逃荒居住的那三孔窑洞,为我建一个文学纪念馆。
这个名曰“白土窑”的村子,已经在新农村改造中整体搬迁,搬到大的一个村子里去了。被遗弃的这个村子,将要被夷为平地,重新成为农耕地。而顾兰子居住的那个“安家塔”,已经变成玉米田了。
我对镇长说,给我建文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