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最后的真相 (第4/9页)
上山打老虎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指间小说网www.zhijianbook.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也就是说,只要他们愿意,除了按时给元朝朝廷上贡一定的税赋之外,他们在自己的领地,想征多少兵就征多少兵,想将税率调整到多少,司法诉讼,他们想怎么判决就可以怎么判决!地方的官吏,他们随意任免,甚至根本不必向元朝的朝廷报备。实际上,那些元朝的统治者,也懒得会管。
最重要的是,这等世侯,是万全世袭,而对于你们怎么世袭,其实也不似汉朝对待诸侯王一样,会有各种礼制的规定。
统治者们,压根就不在乎你是否触犯了什么王法,你说谁继承你的世侯之位,他们都认。
当初朱元璋北伐,抵抗最激烈的,这汉人世侯就是其中之一。
就比如眼前这个自称张兴元的爹张思道,在明军北上之后,抵抗最是积极,甚至远比许多蒙古人更为激烈。
不少蒙古人还存着,中原混不下去了,大不了回大漠里去。可这张思道不一样,抵抗得十分激烈,直到大势已去,连元朝皇帝都往大漠跑了,当时朱元璋招降这张思道。
张思道却耻于做这大明的臣子,直接归隐山林。
张安世大抵知道了前因后果,不禁道:“你为鞑靼人效力多少年了?”
张兴元如实道:“已有十数年。”
张安世随即就道:“十数年?那你一定有不少党羽了?”
张兴元却道:“天下处处都是思怀大元的人,可以说,人人都是党羽。”
这话,直接听得张安世禁不住冷笑。
似乎见张安世不信,张兴元道:“我家世代在燕赵之地,亲朋故旧无数。”
这种世侯,他说自己故旧无数,倒是没有错。
此等土皇帝,在地方上盘根错节,而且这些人,恰恰最会教育子弟,无论是弓马,还是读书,都和目不识丁的什么朱十三、赵九、刘二十六之类的寻常百姓,完全不同。
也就是说,本身这些人……就是各个王朝笼络的对象和人才。
张安世不由道:“也就是说,当初你的亲朋故旧……有不少,都愿为鞑靼人效力?”
张兴元点头。
张安世似乎想到了什么,皱着眉头道:“所以你们偷偷地私下联络起来,其中这些人,不少人已不乏成为我大明的文臣武将,即便不是文臣武将,在地方上的实力,也不容小觑,是吗?”
张兴元又点头。
张安世道:“元人残暴,你们就这样甘心供他们驱使?”
“可大明又好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