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指间小说网www.zhijianbook.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便能猜出一二来了。只是:“贤侄切勿性急,当年那事到底有没有前东宫的事,还不知道。能不扯便不要扯了。”饭后,书室中,虞昶私留下了温思贤说话。
温思贤听言立时直身躬礼:“恩师挚言,学生敢不从命。”
虞昶看着面前少年,叹了一口气,天家的事最难说个清楚,尤其这等陈年旧帐,翻起来扯将不知多少人,反而不美。“你年纪尚轻,朝中诸事虽比前些年略好些,也不是轻快的。那件事,慢慢来。”爵位如何,可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温思贤点头称是。尔后虞昶自然将朝中诸般事务讲予了温大郎听,这等杂事便是讲个三天三夜也未必讲得完。未了还是虞昶夫人裴氏敲门打断了叙话,温大郎这才趁着坊门未关之际回到了家中。
温娘子虽然几夜未曾合眼,可仍然是熬着等大郎归家。
二堂正屋里给祖先上香祷告时,温娘子险些哭出声来。回到后宅正堂时,眼圈还泛着红。温大郎自是赶紧将永兴县公之事说了出来,温娘子听了连连点头:“虽说明经科首拜主考官为师,是俗例。可虞公这样与你亲近,也是看在你祖父父亲的情面上。改日空闲,定是要正经登门谢礼才是。”
“裴夫人别时,亦与侄儿说,请姑母常去看看。一别多年,许多旧友皆生疏了。”温娘子明白这话里的意思,大郎虽中了明经科首,可后头还有吏部会考。过了那一关,才算是回归仕途。而就算是归了仕,顶死了也不过就是个八九品小吏。要想留在长安都得用些心思,更不用说今后的路了。温家行事虽从不许行奇门诡术,可夫人们彼此间的交谊总归是有用的。更何况,大郎和二娘的年纪都渐自大了,有些事也该考虑了。
因皇上远征,所以太子在曲江池设曲江大会。
此界进士中者二十七人,年岁最长者五十六,最年轻的一个也三十六七了。大多皆在朝,亦有隐在乡野的。明经科相比之下只是陪衬,可哪个进士不是打明经科里出来的?温大郎一行明经中榜的举子们虽不是主角,却也尽皆参加。且莫说官场师生场,多点头结交几人总是没错的。
曲江大会向来便是长安城一等风流雅事。“大相识”“小相识”“闻喜”“樱桃”“牡丹”“月灯打球”等宴会热闹时能摆上二三月,年年如此。可今年到底不同,听说只排了六七日。长安城达官贵人们无不紧着时间携亲带眷出门,迎风散景是小,顺道相看郎君才是真。当然,得中进士的大多年长,相看也是相看那些陪道而来的明经举子们。
第一日下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