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卷 11 (第6/7页)
[美]玛格丽特·魏丝/[美]崔西·西克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指间小说网www.zhijianbook.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
<ol>
<li>
这里,当然是参考了许多福音派基督徒信仰中的“取去”。(译注:Rapture一词是指当基督再临时,地上的信徒会被他“取去”或转移到天上去,Rapture一词是从拉丁文动词rapere而来,是“夺取”的意思,引申为“转移地方”之意。)世界上的许多文化都有同样的概念。在有些信仰中,善良的人被从地球上带走,让邪恶的人留下来接受毁灭。谁属于哪个阵营或许值得争议,但显然我们不是被带走就是留下来!——西克曼
</li>
<li>
这段克莱恩历史的高潮出现在许多短篇故事中。参见《伊斯塔的统治》和《大灾变》,两本书都是由西克曼和魏丝所编。——西克曼
</li>
<li>
雷斯林年轻时的经历被记述在魏丝的《灵魂熔炉》中。
</li>
<li>
许多文化对于童贞这件事情都抱持着相当崇敬的态度,最明显的就是圣母马利亚。还有其他的童贞代表力量的例子,甚至包括大法师梅林。“亚瑟王”系列的作者玛丽·斯图尔特就曾经写过:“在传说中(在历史中也是一样)童贞与力量的关联如此紧密,我想强调梅林的童贞应该是很合理的。”[《水晶洞》(The Crystal Cave),玛丽·斯图尔特著,福西特出版公司,1989年,第383页。]
</li>
<li>
奇莉知道卡拉蒙曾经担任过佣兵的工作,但她对这段历史知之不详。卡拉蒙许多的故事都可以在玛格丽特和唐·佩林所写的《战斗双子》(Brothers in Arms)和凯文·斯坦所写的《马哲理兄弟》中找到。
</li>
<li>
在《战斗双子》中,除了描述卡拉蒙和雷斯林早年担任佣兵的生活之外,故事里面还有一个相当少见的人物——半坎德人。
</li>
<li>
对我来说,这本书最特别的一点就是重新检验善与恶的本质。卡拉蒙从来没有仔细想过这个问题,但雷斯林——一个我们原本认为是邪恶的角色——却很关心他的行为的道德合理性。雷斯林主要的缺点其实和教皇一样:致力于将自己的观点凌驾于他人之上。但在这里我们看出来,就是这样的专注让他俩都比卡拉蒙要高一等级,因为后者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