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明山居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指间小说网www.zhijianbook.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衣角,小声说道:“师父,小心有诈。”
唐僧微微点了点头,但还是跟着僧人走进了寺庙的内院。
在丹道的境界之中,倘若能领悟到万法皆空的道理,心中不存丝毫执着,那么便能够知晓大义所在。人生原本就蕴含着那圆觉妙体,在最纯粹的状态下,并没有人我之分。然而,自从有了各种法的建立,人我之间便有了界限与分别。当我没有法的时候,他人就会用法来磨灭我那本无的状态;而当他人有法的时候,我就可以用法去破除他人之法。唯有当人我双方都不执着于法的时候,那自然之体才能圆满成就,这才是真正的大觉境界。
对于这修行之道来说,把知见当作那奇妙的法门,以寂静作为纯正的滋味,将慧思当作护身的甲盾,把慧断视为锋利的剑矛。凭借这些去攻破内心魔障的坚固堡垒,捣毁外界贼寇的坚实阵营,镇压安抚那些邪杂的念头,解开束缚自身的牢笼枷锁。深深明白这形体物质不能够长久留存,而那真正的灵性却可以历经万劫而永远存在。要知道那变化的都是无常的,而能够长存的关键就在于自身罢了。
这丹道的真谛,原本就不是可以用法来言说的,原本也不是可以凭借教义来传授的。正所谓“圆陀陀,赤洒洒,不立一丝毫”。但是在这其中却有着那脚踏实地的根基,如果只是随风倒舵,一味地迷茫飘荡,这在佛家中被称为“茫荡空”,仍然是陷入那陷空山无底洞般的困境局面。“可与立,未可与权。”这意味着必须能够站稳脚跟,然后才可以谈论权变。一开始就说“三藏固守元阳,脱离了无底妖洞,随行者投西前进”,这便是脚跟已经踏实,可以立足的时候。即便如此,却也还未达到完美的境界。
所以接下来忽然出现一位老母高声喊道:“和尚,不要走了!再往西去都是死路!”这其实是大士以慈悲之心渡化世人,当头一棒似的,拦住了前行的道路,表明这并非是和光混俗、随方逐圆那般简单,有些地方一步都不能通行。你看那灭法国就在眼前,说出了那万僧愿,要杀够无名的和尚,只等有名的凑够一万,这分明是在指明万法皆空的影子。三藏便思考着找条方便的路绕过去,老母笑着说:“转不过去!转不过去!”这一笑之中,值得欣喜的是没有直接莽撞前行,可笑的是那辗转之中出现了差错。这就需要从那正中的道路前行,自然就会有方便的法门可以让其经历过去;千万不要走入那旁门左道,错了前行的方向。所以又急忙连连出声拦住。因为权变并非是违反常规而行事,而是在那正经的道路上权衡轻重,委婉地保持一心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