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步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指间小说网www.zhijianbook.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唐书·柳冲传》,山东郡姓以王、崔、卢、李、郑为大,关中郡姓以韦、裴、柳、薛、杨、杜为首。诸姓之得举秀才者,依数量之多少,有:河东闻喜裴氏,有裴务、裴美、裴宣、裴延儁、裴景融、裴敬宪、裴佗、裴思齐、裴侠29人;清河崔氏,有崔祖虬、崔相如、崔元献、崔励、崔休、崔暹6人;范阳卢氏,有卢诞、卢观、卢文伟、卢辨、卢叔仁5人;赵郡李氏,有李同轨、李叔胤、李谧、李愔、李普济5人;河东解柳氏,有柳崇、柳仲起、柳蚪3人;博陵安平崔氏,有崔士元、崔挺、崔殊3人;陇西狄道李氏,有李彦、李琰之、李超3人;太原晋阳王氏,有王宝兴、王希云、王延业3人;荥阳开封郑氏,有郑羲、郑伯猷2人;京兆中山韦氏,有韦骈;河东汾阴薛氏,有薛 驹;弘农华阴杨氏,有杨钧;京兆杜氏,有杜振。仅仅以上之姓族合计即达43人,占北魏秀才可考者之半数。
其他姓族之举秀才者,如河间谟邢氏,有邢峦、邢产、邢虬、邢臧4人;勃海脩李氏,有李叔宝、李长仁、李述3人,清河绎幕房氏,有房景先、房亮2人;武功苏氏,有苏湛、苏亮2人;陇西狄道辛氏,有辛祥、辛穆2人;河内温司马氏,有司马澄、司马祖珍2人;勃海蓚封氏,有封琳;太原晋阳郭氏,有郭祚;安定朝那皇甫氏,有皇甫;北平无终阳氏,有阳藻;西河介休宋氏,有宋世景;中山毋极甄氏,有甄邯。以上23人,又占北魏秀才可考者之四分之一。加上鲜卑贵族之元昭、穆子琳,北魏以姓族举秀才者占北魏秀才之五分之四。余者,除去一些门第一时难定莫辨者,出自寒微的秀才寥若晨星。北魏由清途入仕者,同时包括鲜卑与汉族姓族;而秀才察举,则主要是汉族姓族的入仕之途。
北魏秀才之任用可考者约67例,其任官情况大致如下:
中书博士15人,太学博士7人,太常博士1人。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孝文帝太和中第一次《职令》,国子博士即原中书博士之改称在第五品中,太学博士及礼官博士在第六品中。礼官博士疑即太常博士。据太和二十三年复定之《职令》,国子博士在第五品上,太学、太常博士在从第七品。以上除为博士官者,合计23人,占35%,在三分之一以上。
诸府僚佐掾属,如参军、主簿,公国郎中令,州别驾、治中、主簿、西曹书佐等,共20人。僚佐掾属之品秩因府主高下而异,难以一一详考。就其可知者判断,大致在五、六、七品左右。此20人占30%左右,不及三分之一。
员外散骑侍郎2人,尚书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