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步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指间小说网www.zhijianbook.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言“端门”为御史台者,本据古天象学的说法。《史记·天官书》:“南四星,执法,中,端门。”又《隋书·天文志》:“南蕃中二星间曰端门。东曰左执法,廷尉之象也;西曰右执法,御史大夫之象也。”但东汉权归尚书,“端右”、“执法”反而是尚书台之别称。可参阅周一良先生《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之“端右与执法”条。又《后汉书·左雄传》记阳嘉新制实施之后:
有广陵孝廉徐淑,年未及举,台郎疑而诘之。对曰:“诏书曰有如颜回、子奇,不拘年齿,是故本郡以臣充选。”郎不能屈。雄诘之曰:“昔颜回闻一知十,孝廉闻一知几邪?”淑无以对,乃谴却郡。
这大约就是端门考核之实情。而诘问孝廉者为台郎及尚书令。看来端门审察覆试,由尚书省官员到此主持。
又胡三省谓“副之端门”是“以副本纳之端门”,就是说孝廉本人并不到场。这还涉及“副”字的考订。《后汉书·黄琼传》:
又雄前议举吏先试之于公府,又覆之于端门。后尚书张盛奏除此科。琼复上言:“覆试之作,将以澄洗清浊,覆实虚滥,不宜改革。”帝乃止。
此《传》中均作“覆之”、“覆试”、“覆实”,不曰“副”。以上引徐淑之例看,台官应亲赴端门。端门本即公车令接纳贡士及对策之处,如台官仅仅审核副本,那自可在尚书省内完成。徐淑覆试,正与《黄琼传》“澄洗清浊,覆实虚滥”之语相合。“覆”有再次考察之意,如“覆狱”、“覆校”等;而“副”字并无此义。推测《左雄传》“副之端门”之“副”为传写之讹,本应作“覆之端门”,同于《黄琼传》。《后汉纪·顺帝纪》正作“覆之端门”。
二、阳嘉新制的来源
阳嘉新制的重点在于考试制度的建立。“考试”旧有二义。一谓考核、试用。如《春秋繁露·考功名》:“考试之法,合其爵禄,并其秩,积其日,陈其实,计功量罪,以多除少,以名定实,先内第之。”又《北堂书钞》卷五六引《东观汉记》:“东平王苍上疏荐吴良,上以章示公卿曰:萧何举韩信,设坛即拜,不复考试。今以良为议郎。”二谓具体知识的测验程序,与今之所言“考试”相同。在汉代这多称为“试”或“课”,如“太常试博士”、“一岁辄皆课”等。这里,是在后一意义上使用“考试”一词的。
在阳嘉新制之前,汉代的岁举诸科——茂才、尤异、孝廉、廉吏,皆无考试之法,尤异、廉吏科重在功次吏能,本来与考试关系不大。茂才、孝廉意在取士,这在开始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