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朝会,初露峥嵘 (第3/4页)
月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指间小说网www.zhijianbook.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是令月公主的人。
不过,一听他提到科举,本来已有疲态的贺兰曌却是一下子坐正了身子。
科举乃是国策,关乎国本,关乎她与亡夫毕生的志向。
她也知道,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观念上的事儿本就没那么容易扭转,更何况它关乎着既有利益者的切身利益。
所以一些小问题,她也就睁一只眼闭一眼了。
只要将科举坚持不懈地推行下去,当满朝文武都是通过这条渠道成为官员的时候,当门阀士族的影响渐渐被削弱的时候,它自然就会越来越严谨。
但是,如果出了重大纰漏,那么还不够牢固的科举之政,会不会如古来帝王的种种努力一样半途而废呢?
贺兰曌的脸色立刻沉了下来。
而魏王贺兰承嗣却是又惊又怒。
他正在看着梁王……啊不,梁国公倒霉,在那儿偷笑呢,怎么突然一棒子打到我头上了。
这都是我的人啊!
是唐令月的人!
贺兰承嗣咬牙切齿起来。
贺兰曌目光严厉地扫向群臣班列,沉声道:“黄辉荣、胡敬、孙元龙,出列。”
这三人,此时还站在班中没动呢。
因为除了御史台和负责监督职责的官员,比如刺史身边的长史,他就有对刺史的监督权,有权力上密折弹劾。
可是,一般衙门的大臣是没有弹劾权的。没有监察权力却去弹劾别人,那叫越职言事。
当然,他们发现哪个官员贪赃枉法,不是就不能管,但他们说,那叫告举、告发、参奏。
是参人一本,而不是直接弹劾,不能像御史一般直接给他安上一个罪名,再叫有司去证明他无罪。
因此,他们告他们的,皇帝只要不问,被告的人就不用出列。
贺兰曌严厉地道:“姚无极所言,可有其事?”
三人一脸惊怒,连连否认。
贺兰曌对动摇她科举大业的事情,是丝毫不敢马虎的。
贺兰曌沉声道:“御史台,对姚无极所检举,你要速速查证清楚,据实上奏。”
监察权在御史台,有人检举,那就是御史台去监察了。
他们查证属实,这些人才会被移交大理寺审理。
现在这个阶段,这三位就不必被限制自由。
唐治也缓步走向前去。
令月公主与唐治联手的好处,此刻便显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