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黄土高原小乡镇 (第3/6页)
福寿山下一书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指间小说网www.zhijianbook.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尽管有庞大的“散兵游勇”散布在乡民中间,但木匠铺的生意却总是红红火火的。
至于十字大街中心位置的几家饭铺、饼铺、日杂商店、耿家客栈,以及东街上的张家肉铺、西街上的董家油坊、南街上的几家织布作坊……倒也没有多少特别之处。可是小镇西边的那条四季流淌的小河,却是绝对不能不提的。这是因为,她不但是乡镇人们最大的骄傲,而且还串联起了镇上的几大美景呢。
在这条四季不断流淌的小河上,修建有大小三座桥。其中最大的、也最像模像样的是用上好青石砌成的拱形大桥。该大桥直通小镇的西大街,据说建成已经上百年了,至今仍然完好无损。这座拱形大桥的桥面相当宽阔,两挂四套大马车对过也绰绰有余。另外的两座则都是规模小得多的木架便桥,只能通过一挂大马车。两座小桥分别位于拱形大桥的南、北两侧,与大桥之间的距离也就是一里左右的样子。这条小河流出乡镇后逐渐往东南方向拐了个小小的弯,然后才一直往南流淌而去,而那座南便桥实际上就搭建在那个拐弯的地方。如果盛夏时节下暴雨,偶尔会将便桥冲毁。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情,乡民们就在洪水过后,再重新搭建便桥。此外,有人还会在河面较宽、河水较浅的地方,不远不近地一溜儿摆放一些较为平整的大石头,然后踩着这些俗称“踏石”的大石头过河。
在小河的东侧,原本是有一条骡马大道的。由于南便桥在盛夏时节偶尔会被暴雨后的洪水冲毁,这多多少少让那些外乡来客感到有些不太方便。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就干脆绕点儿路顺着小河的西边儿走了。老话说得好:世上的路都是人走出来的。如此,那条骡马大道就不知不觉地从小河的东侧给转移到小河西侧去了。东侧的骡马大道冷清下来后,就不断地有野草疯长,几乎长满了整个路面。于是,那些原先就在路边上种地的乡民们,就把杂草铲除掉,把一部分路面也开垦成了土地,种上了各种各样的作物。几年过后,原先的那条宽阔的骡马大道,就慢慢地变成一条小便道了。
离小河西岸大约百多步远是一大片高地。高地上七高八低的,从来没有人耕种,只是自然生长着一些杂七杂八的小灌木和杂草什么的。高地上的土细细的、绵绵的、浅茶色,没有一点儿沙砾和碎石,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上好黏土。这样的土质虽然不利于农作物和高大乔木的生长,但却是烧窑的好材料。于是,有人就沿着河边一溜儿建起三个很大的砖瓦窑。砖瓦窑的师傅们手艺十分了得,方砖、长砖、通瓦、板瓦、猫头、兽头……都可以烧制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