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山下一书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指间小说网www.zhijianbook.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了。只要我们老乡四人同心协力,我们在黄金地段上开的那个“昌盛丝绸行”必定会越做越大,永远兴旺发达!
老乡四人越谈越投机,不觉天儿已经傍黑了。李老乡意犹未尽地起身,准备告辞回去了。
临走时,他告诉耿正兄妹三人:“从明儿个开始,咱们就一个不拉地去杭州城里的各个丝绸批发市场上转转去!”
次日,老乡四人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将杭州城里所有大大小小的各个丝绸批发市场转了个遍,基本上确定了改日在哪家进货,以及进哪些货。
三日后,“昌盛丝绸行”的招牌已经高高地悬挂在了这个颇为气派的五间门面店铺的门顶上,店铺内的所有货架和柜台也全都摆放到位了。新置办的一个茶色大台柜摆放在店铺内所有柜台的正中间。该大台柜是专门用来存放铺子内每日必备的流动碎银和所有出入账薄的;它不但非常结实漂亮,而且其下方的一侧装有宽阔的三层搁板架,另一侧是两个装有双簧大暗锁的保险柜,耿英可以舒舒服服地坐在大台柜中间宽敞的位置上记账和算账。
在五间门面店铺的各个大窗户里面,都配置了非常结实的护板,门上也配置了结实无比的大铁锁。
李老乡说:“这杭州城里虽说有巡街护夜的,一般不会出现盗窃一类的事件,但咱们小心防范还是很必要的呢!”
此外,还新买了四把尺子、四把剪刀、四刀包裹丝绸用的绵联纸、四盘捆扎包裹用的纸捻绳、一面小黑板、各色粉笔、半刀大红纸、四套文房四宝、四个算盘、十本账薄,以及两个水罐儿和十个水杯。“昌盛丝绸行”的隔壁就是一个门面不算太大的便当饭店。李老乡和该饭店掌柜的说好了,“昌盛丝绸行”开张之后,老乡四人每天中午都会轮流着在他们的饭店里吃饭;而他们的饭店里也必须随时为这边铺子里提供开水喝。饭店掌柜的听了这话很高兴,当下就满口答应了。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老乡四人一起去前四天看好的丝绸批发市场定了数量不等,物美价廉的各色丝绸,说好了货到即可全额付清。批发市场的老板当即就安排伙计装了货物送到“昌盛丝绸行”店铺来。老乡四人连夜将所有的货物分门别类地摆放规整好了,又在店铺的门口贴上喜庆的对联。上联书:欲知世上丝绸美;下联书:且看昌盛锦绣鲜;横批:顾客至上。
次日,正好是那一年夏季到来之后的第一个吉日——四月初六。巳时吉时一到,在一枚特大号二踢脚惊天动地的天地呼应鸣响声中,李老乡特意请来的礼仪班子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