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西南祸事(1 / 2)

🎁美女直播

近几年,朱元璋忙着摊丁入亩之事,已无力再起战事,正因如此,这些武将已许久没捞到仗打了。

既没仗打,自然无功劳可获,憋了这么久,终于捞到个战事,众将岂能不争不抢?

众将争扰不休,朱元璋却迟迟不肯表态,沉眉思虑片刻,他终是将目光对准徐达,问道:“天德,此事你怎么看?”

徐达毕竟是大明第一武将,兵武之事问他准不会错。

蹙眉想了片刻,徐达道:“臣觉得此事……另有蹊跷……”

“哦?”朱元璋眉头一扬。

徐达继续道:“这水东水西二部依附我大明后,上位对其深恩厚赐,还允他二部享受税赋自由,今日他们公然反叛,非但捞不到任何好处,反还会失去来自我大明的丰厚赏赐,如此有悖常理之事,我感觉另有内情!”

事实上,先前朱标就曾提过质疑,当时朱天子正值盛怒,未曾细想。

此刻再听徐达提起,他猛然惊醒:“你是说……此事另有人暗中诱唆?”

若非有人许以重利,这二部岂会舍弃大明的赏赐,转头反叛?

蹙眉稍作思虑,他将西南形势稍作整理,立马猜测道:“难不成……是云南的梁王在搞鬼?”

云南的情况素来复杂,即便是全盛时期的蒙元,也无法将其经营成铁板一块。

长久以来,这里一直是两股势力并存。

其一,便是占据昆明的梁王势力,早先蒙元征服大理国后,忽必烈便将大理国置为云南行省,封第五子忽哥赤为云南王。

之后,云南王一支便世代经营云南,而当下占据昆明的梁王把匝剌瓦尔密,便是当初云南王的后代。

云南当地山峦迭密,水系发达,每隔几十里便是一处天然险隘,当地境况十分复杂,梁王这一支作为外地人,根本做不到独掌云南。

因此,他们不得不封大理国的段氏后裔为云南总管,与其共同管理云南。

而这段氏后裔世代盘踞大理,便是把控云南的第二支势力。

这两股势力既有合作,又有摩擦,彼此纷争不断,却又共同忠于元廷。

经过了百年纠缠,现如今大明现世,他们又成了阻碍明军攻克云南的劲敌。

这其中,大理偏西,距离川、贵两地和大明腹地稍远,而昆明偏东,距离川、贵等地较近。

要想进攻云南,要么走广西的桂滇古道直取大理,攻打段氏,但这样做并非良策,因为大理地处云南腹地,若是强行攻取,梁王势必会派兵去援。

毕竟唇亡齿寒,大理被拿下,梁王也无法独活。

孤军深入,以一敌二,实属不智。

徐达点头道:“上位如此拉拢水东、水西二部,不就是为了借道攻取云南吗?而梁王挑动这二部造反,就是想堵住这条要道,他是希望我大明放弃川贵入滇的打算,改由广西桂滇古道进攻大理,大理地势较深,我军一旦深入,便要遭遇大理段氏的反抗,到时候还会引来梁王的援兵!”

除了广西的桂滇古道外,要想进攻云南就只剩下走川贵直取昆明这条路了,而这条路显然更容易,毕竟,段氏和梁王的情况不同,唇亡齿寒的道理,于他们并不适用。

在蒙元占据云南前,段氏一直盘踞云南。

在段家人眼里,蒙元和大明,其实没什么区别。

无论是梁王还是大明,要想统治云南,都得和他们段氏合作,因此,即便大明攻占了云南,他段氏仍可安享富贵。

只要你大明军不直接打他的大理老巢,他才不会管梁王的死活呢!

朱元璋并非傻子,他早就看清了个中门道,因此制定了川贵入滇的战略路线,但这一战略路线,又一个最大的障碍,便是横亘在川、贵、滇三省交界处的乌蒙山脉。

这乌蒙群山地势险要,极难跨越,而梁王又在曲靖和乌撒陈兵二十万,以逸待劳。

即便明军跨过乌蒙山,也会遭遇这二十万雄兵的迎头通击。

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世代居住在乌蒙山的各部土司帮忙,让他们带路,并帮忙转运粮草。

而水东、水西二部,便是控制乌蒙山地区的最大部族,也正因如此,朱天子才对这二部极为厚待,可没想,赏赐了这么多东西,照顾了这么些年,竟叫人给策反了。

“听天德这么一说,咱也了然了,不过不管如何,水东水西二部反叛,这是事实,必须立刻要将其平定,不然其他土司见此,也会以为我大明软弱可欺呢!”朱元璋沉吟了一下,说道。

“上位说的是,必须要给那些西南土司一点颜色看看!”徐达点了点头,他也认可了朱元璋的想法。

随即朱元璋往下面的武将看了一圈,最后望向沐英说道:“沐英,你即刻带兵前往贵州,平定二部叛乱,同时打通川贵入云南的通道。”

沐英是朱元璋的义子,深得他的信任,得此重任,他当即拱手道:“臣领命!”

“上位,你莫不是想要借此机会,进攻云南,一举将梁王势力覆灭?”听到朱元璋的话,特别是他后面对沐英的吩咐,徐达当即问道。

闻言,其他武将的眼睛一亮,虽然平定水东水西二部反叛的功劳让沐英拿了,但朱元璋若是要攻打云南,那可是大仗,到时他们岂能没功劳可立?

相对于打下云南,灭掉梁王势力,这平定叛乱都是些小功劳了。

对此,朱元璋却摆了摆手道:“梁王那边只是疥廯之疾,现在并不需要那么着急,咱只是想着提前做好准备,而且云南气候异常,要想一举攻下,并不是那么容易,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草原上的残元余孽。”

“北元吗?”听到朱元璋这话,徐达心情很是激动,自洪武五年第二次北伐失利后,他就一直在北平练兵,想要一雪前耻,如今已经有七年,终于等到了吗?

“咱已经决定好了,最迟明年,必将发动第三次北伐,届时我大明天兵誓要踏平大漠,扫清残元余孽!”

朱元璋语声郑重,言辞激切,众武将心中求战之火,立时被点燃。

“好,早就盼着北上了,终于有指望了!”

“这下咱这把老骨头,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了!”

“手痒多年,终于有个硬仗可打了!”

相对于攻打云南,众武将心里还是更想着去草原上打蒙古人,那可是他们的老对手了,而且若是能一举剿灭残元,更是青史留名的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