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出征!!!(1 / 2)

🎁美女直播

洪武十四年二月,朝廷举办了一次盛大的祭祀大典。

朱元璋率百官共同参与,并派出太师李善长、太保徐达分祭天地。

表示倭国数典忘祖,对大明忘恩负义,肆意干涉大明朝政,意图颠覆大明政权,对如此狼子野心之辈,当重兵伐之,以儆效尤!

将此次出兵的正当理由告知天地后,他们又向天地请求护佑,以保此行伐倭顺利。

祭祀天地后,朱元璋亲自登台,主持了誓师大典。

“倭人残害我中原同胞,意图颠覆我大明朝纲,罪孽罄竹难书,此番征倭,一为代天降罚,诛除奸恶;二为彰显我大明天威;三为告慰受倭人残害的同胞,望我大明将士全军用命,诛尽倭恶,平安归来!”

背了一通誓师之辞,他正式点将道:“命秦王朱樉为征倭大将军,全权总领征倭大业!”

话音方落,朱樉已从百官中站了出来,郑重拱手领命。

在水师中锻炼一阵,朱樉的身形更加魁梧,身姿更加挺拔,较先前那直爽粗暴的憨傻皇子比,他现在成熟干练了许多。

朱樉登台,朱元璋立刻授其征倭大将军印鉴,并赐调派大军的兵符。

“此行率军出征海外,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望你时刻谨记,你乃我朱家皇儿,身负天家责任!”

朱元璋郑重叮嘱间,还不忘朝朱樉递了个眼色,暗令他路上老实行事,莫要托大疏慢。

毕竟朱樉虽然是名义上的征倭大将军,但真论行军打仗的经验,当然不比那些将领,比起战略机谋,他又远不及陆羽。

因此,早在昨晚,朱元璋就郑重警告过,要朱樉虚言纳听,戒骄戒躁。

这种话有损朱樉这皇子颜面,当然没必要拿到这公众场合上来说。

交代完朱樉,朱元璋继续点将:“命南安侯俞通源为左副将军,定远侯王弼为右副将军!”

俞通源是水师统领,这些年的备倭计划都是他一力执行,此次出征封他为左副将军自然是顺其自然的。

而右副将军,朱元璋本来打算让蓝玉来担任,毕竟蓝玉与朱标是亲戚关系,朱元璋要为朱标铺路,让蓝玉再立功是最好不过了,可惜的是平时在战场上勇猛的蓝玉居然晕船,最后没办法,只能选了定远侯王弼。

这二人听到命令,立即站出列来,领命谢恩。

从朱樉到这两员大将,倒都还合情合理,毕竟百官在朱元璋将朱樉扔去水师后,就有些猜测,此番征倭让他统领并不意外。

可接下来点到的将领,就有些出人意料了。

“令国子学祭酒陆羽,为军事参谋!”

朱元璋一声令下,可谓语出惊人。

参谋一职,早在唐朝便已有之,主要负责参详谋略,措置事务。

而军事参谋,顾名思义,谋划军事要务,其作用地位,大抵近乎于三国时期的各大谋臣。

这官职不难理解,可难叫人理解的是,为何要派陆羽前去。

陆羽虽然年纪轻轻便有机谋手段,可他毕竟从未参与过战事,让一个没有行军经验的人,前去充当军事谋臣,乍听之下的确不大靠谱。

可天子既有此令,想必别有心思,百官只好奇怀疑,却也不敢反对。

接下来,朱元璋又宣布了几员副将,分别是晋王朱棡、燕王朱棣,以及大将俞通江。

俞通江是俞通源之弟,也素有军武经验,做副将出征自是再合适不过。

可朱棡、朱棣兄弟俩,竟也凑上这热闹,这倒叫百官好奇不已。

陛下当真是有胆气啊,一场仗竟派了三个儿子去,若真出了什么意外,三个儿子都没了,那可就太惨了。

不说朝堂要掀起多大风波,就连他朱天子的后宫,怕都要彻底炸窝了。

马皇后一共生了五个儿子,若一仗干没了仨,想也知道,朱元璋以后是不会再有好日子过了。

事情还要从陆羽说起。

朱棡、朱棣二人从朱标口中听到陆羽要随军出征,便也动了心思,毕竟朱家这五个嫡子,除了老大、老五外,其余三个都是好打仗的主儿,否则在原本的历史中,这三人的封地也不会是边塞,成为镇守一方的塞王了。

既想出征,当然得经朱元璋同意,老三、老四便找到武英殿里,好一番软磨硬泡。

朱元璋虽是头疼,可想到这几人将来也会出海就藩,便答应下来。

原本这只是父子男儿间的事,可架不住那俩都是闲不住的主儿。

尤其朱棣,在得知能随军出征后,每日得瑟着准备刀兵武器,忙得不亦乐乎,闹出这么大动静,岂能瞒得过马皇后?

这才引得马皇后爱子情切,生出埋怨,与朱元璋别扭了好些日子。

誓师大典还在继续,点完了最后几名副将,这次伐倭之战的主要领导班子,业已成立。

朱家三兄弟、俞家两兄弟、王弼,再加一个参谋陆羽。

这七人共同出列,代表全军向天起誓,向朱天子誓辞尽忠,而后,便是正式起兵出发。

倭国远在海外,自不是靠双脚走过去的,这次出征的主要仰仗,便是朱天子打造的征倭舰队。

誓师大会之后,朱元璋即刻出发,带领文武百官赶至龙江关,为征倭舰队送行。

龙江关是应天府的过江下关口,自此登船入江,顺江可一路行至崇明岛,而后正式入海,踏上远渡重洋之路。

到了龙江关口,便见得大江之上密密匝匝,停满了大小约有两百多艘战船,铺在江面之上,乍一望去桅樯如林、白帆如云。

以往那宽阔似海的江面,此刻叫这舰队一铺陈,竟显得拥堵挤促起来。

而这舰队之上,还驻有三万余名官军。

当朱元璋一众赶到渡口时,这三万人齐齐单膝下跪,向朱元璋高声呐喊:“拜见陛下!”

雄浑气派的舰队,威武振奋的水师,发出的气势,直逼得长江凝滞,不再湍流。

岸上的文武百官也不禁嗟叹:“我大明竟有如此雄兵!”

朱元璋同样也是热血沸腾,自鄱阳湖水战后,他就再没见过如此庞大的舰队了,此刻他不由深吸口气,振喝出声:“诸位将士!此行东征,我大明天军携天之威,得天神助,必能踏破倭岛,凯旋而归!”